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门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这反映“心学”的认知论途径是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实事求是D.辩证思考
2020-07-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程颢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2020-07-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3 . 宋明理学指的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①程颢和程颐   ②程颢和程朱   ③程颐、程颢和朱熹   ④王阳明和陆九渊
A.②B.③C.①D.④
4 . 甲问:“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乙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们探讨的是
A.心外无物B.知行合一C.万法唯识D.格物致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是某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 处应填
类别中国古代人物
第一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
第二类孔子董仲舒 王守仁
第三类李悝商鞅孝文帝王安石

A.陈胜B.张骞C.朱熹D.郑成功
6 .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的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A.他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B.体现了朱熹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C.说明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根本否定D.朱熹主张通过格物致知以明天理
7 . 下列有关朱熹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释的《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经典范本B.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C.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D.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8 . 1313年,有臣子上奏说:“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文中省略的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这首诗最可能受哪种思想的影响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法家思想D.陆王心学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