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此材料的观点意在
A.加强道德修养恢复内在善性B.提倡唯物史观启迪思维方法
C.利用外在天理约束后天欲望D.主张探究万物以明道德之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
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
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
2021-05-07更新 | 288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备考金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传统理学认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守仁则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王守仁的圣人观
A.悖离了传统儒家的道德主旨B.提高了陆王心学的地位
C.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D.代表了新兴阶级的意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又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表明两者
A.都把孔子作为其批判对象B.超越了传统儒学思想范畴
C.思想观点具有一定关联性D.强调人性解放和学术自由
5 . 《象山年谱》记载:“时元晦为南康守……乃请先生登白鹿洞书院讲席。先生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毕,元晦乃离席言曰: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陆九渊的讲席中使朱熹和众学生“共守”的是
A.格物致知B.伦理纲常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
6 . 下面为朱熹所编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的内容简表。据此可知,朱熹
标题内容节录
衣服冠履“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需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言语步趋“凡为人子弟,……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
读书写字“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
杂细事宜“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

A.提倡儒家士子的生活方式B.倡导“理”性的社会生活
C.主张完善官方基础教育体系D.宣扬“以民为本”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朝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隆礼至法,则国有常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8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宇宙天体运行规律B.君权神授的理论
C.“天人感应”理论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乾隆年间,推崇事功的做法在理学官僚群体中相当流行。大学士陈宏谋就曾高度评价前朝某位学者“学能实践,事功卓然,后儒罕及”。这位“前朝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知行合一B.正君心
C.宇宙便是吾心D.格物致知
10 . 嘉靖元年十月,礼科给事中在奏疏中说:“三代而下,论正学者莫如朱熹,近有倡为异学者,大率取陆九渊之简便,而以朱熹为支离。好高务名之士群然从之。宣严禁,以正士习。”材料中的异学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整治人心挽救统治D.糅合道家、法家思想
2020-07-04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