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弟子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答曰:“此说之弊久矣,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这位“先生”
A.是儒学开创者B.是理学集大成者C.开创宋代理学D.是心学集大成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朱熹认为,虽学者必由《大学》入门,穷理正心,达于圣学,但“洒扫应对”也可到圣人事,“理无大小故也”。由此可知,朱熹旨在强调
A.丰富儒学的教育内容B.穷理与人伦日用的贯通
C.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D.格物是为善去恶的过程
2021-04-22更新 | 817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届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一位理学家提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该理学家主张
①格物致知 ②循序渐进 ③理先气后 ④知行合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宋代特征的有
①“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②“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③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11-20更新 | 49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朱熹认为,“心者,人之知……知觉从义理上去则为道心,知觉从利欲上去则为人心”。因此他主张必须让人的知觉从义理上去,使心中装有仁义礼智,从而达到一种不为物累的崇高境界。材料体现了朱熹
A.“存天理,灭人欲”思想B.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倾向
C.“格物致知”的方法论D.用“心”感悟世界的认识论
2021-10-18更新 | 69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学考历史总复习模拟卷(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夫之批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的思想,认为这是“销行以归知”。他批评的矛头主要针对(     
A.孔子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
7 . 一位北宋理学家“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典故“程门立雪”即与之有关。这位理学家(     
A.确定理学最高范畴“天理”B.被誉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C.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D.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2022-03-2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很多名人名言被后人奉为座右铭。下列名言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2022-04-07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王守仁的心学认为心只有一个,就是道心,并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人的所有心念都是符合于道即天理的,只要是从心中发出来的,都是天理。晚明李贽沿着这个思路前进,提出了“童心说”,却掀起了反理学的浪潮。这主要说明
A.李贽继承了心学的精髓B.王守仁明确倡导思想解放
C.心学反对盲目服从权威D.理学内在矛盾推动其衰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近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指出:“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诸儒,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远过汉唐。”在此,论者认为宋代理学
A.建立了庞大严密的思想体系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C.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D.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2022-05-18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