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中期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程颢、张载等人的思想并将其发扬光大,由此形成了程朱理学。1241年,程朱理学受到官方推崇,宋理宗下令二程、张载、朱熹等四人从祀于孔庙。这主要是因为程朱理学(     
A.主张学术应为现实服务B.强调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认为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
2 . 王阳明认为在断案时,“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倘若以此行事,是非真相自然显明。”王阳明这主张意在(     
A.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B.坚持以教化协同律法以治吏
C.践行礼法合治治理策略D.强调致良知以维护司法公正
2022-12-02更新 | 62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程颐指出:“天生蒸民,立之君,使司牧之,必制其恒产,使之厚生,则经界不可不正,井地不可不均,此为治之大本也。唐尚能有口分授田之制,今荡然无法。”据此分析,作者意在(     
A.恢复井田制B.抨击当朝政治C.实行均田制D.关注民生问题
4 . 宋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学派理学。下列有关于理学表述正确的是(     
A.白鹿洞书院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B.代表人物有北宋的程颐、程颢、朱熹
C.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D.从北宋中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王阳明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与程朱学说对抗,他认为“心明便是天理”,认为良知即是“天理”,而致良知就需要静思以“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据此可知(     
A.王阳明与朱熹的思想完全对抗B.心学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C.心学已经摆脱儒学思想的束缚D.心学强调个人修养在发现内心
6 . 宋代理学家强调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三纲五常乃天理B.理是世界的本源
C.天地者,生之本也D.存天理,灭人欲

7 . 不同时期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主张,推动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以下关于儒家思想家与其主张匹配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②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③致良知,知行合一点

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A.黄宗羲、王阳明、董仲舒、孔子B.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孔子
C.顾炎武、董仲舒、王阳明、孟子D.黄宗羲、董仲舒、王阳明、孟子
8 .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
A.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2022-10-20更新 | 548次组卷 | 6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A.蔑视权威和教条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022-10-15更新 | 17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这一名言强调了(     
A.男女平等B.心外无物C.民主法治D.社会责任
2022-09-27更新 | 73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