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
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2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2010年北京五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
B.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
C.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D.接受“心外无理”、“致良和”,演变为心学
2020-07-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
2020-03-19更新 | 8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致良知B.发明本心C.存天理,灭人欲D.格物致知
2020-03-04更新 | 20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国际学术界认为,朱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       
A.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B.提出“格物致知”,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
D.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朱熹《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现了
A.格物致知B.经世致用C.三纲五常D.发明本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见朱熹主张
A.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B.格物致知,勤勉治学
C.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D.反省内心,发明本心
10 . 中国古代儒学体系经历了从五经体系到四书五经体系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2019-03-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