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对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强调自身的领悟与修习B.心学否定排斥佛道思想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传统儒学权威地位
2 . 晚明诸多史家爱作翻案文章,即强调治史“断自本心”和“以意解之”的撰述旨趣,使晚明史学发展呈现新的面貌。晚明史学变化
A.受到阳明心学的影响B.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推动考据学派的形成D.摆脱理学说教的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位古代思想家针对“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位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李贽
4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2021-01-10更新 | 1735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载,王阳明在主政南赣期间,强制要求各级官府宣传其编写的乡约《南赣乡约》,并“立法定制,令赣属各县俱立社学,以宣教风……选生儒行义表俗者……教之歌诗习礼,申以孝梯,导之礼让,未期月而民心变,革奸轨而化善良”。这反映出,王阳明
A.重视发展地方教育以形成良好的宗族秩序
B.最早采用乡规民约的形式宣教民风
C.注重通过教化的手段培养民众的儒家道德
D.依靠官府权威宣传自己的学术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陆九渊“发明本心”“易简工夫”的修身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表明陆九渊
A.具有济世情怀B.主张“格物致知”
C.劝导追逐名利D.宣扬“心外无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古代某位思想家主张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发掘内心的善性,做到“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样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8 . 朱熹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在此基础上,王阳明又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较之朱熹,王阳明理论的发展表现为
A.明确了理气的辩证关系B.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意识
C.明确个人私欲的正当性D.揭示了事物产生的本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料载:“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故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愚不肖者不及焉,则蔽于物欲而失其本心。贤者知者过之,则蔽于意见而失其本心。”材料反映了
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B.朱熹的“格物致知”.
C.陆九渊的“发明本心”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君子之学,唯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孟子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者,一言以蔽之。”这一观点出自
A.董仲舒B.程颐C.朱熹D.王阳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