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陆九渊认为一个想悟道的人,应该“发明本心”,用心去体悟道的本原,而不能寄希望于六经,并主张“六经皆我注脚”。这表明陆九渊
A.否定儒家经典的作用B.摆脱了宋明理学的束缚习贾手
C.构建严密的心学体系D.强调了个体的独立思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认为,虽然自我拥有道德自主,但自我之上还有天理,天理限制了个人自由。王阳明提出,心即世界,成圣由己,虽然良知之上还有天理,但每个人具有良知的自我选择能力。

材料二   晚清时期,梁启超等人积极塑造“新国民”。“新国民”以“公德”为核心,具备自由和权利的意识,从家族和君臣关系中解放出来,直接隶属于现代民族国家。“新国民”与“新国家”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这相当接近儒家的集体主义文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许纪霖《近代中国政治正当性之历史转型》


(1)根据材料一,比较朱熹和王阳明对“自我”认识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的“新国民”。
2021-02-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王阳明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其思想体系被称为“阳明学”或“王学",在明朝中晚期成为主流学说之一。以下言论与其思想相关的是
A.“日出而作,日人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B.“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C.“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2021-02-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4 .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
A.否定孔子思想权威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反对“格物致知”D.强调人的主体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认为,“天理和人欲不能并立”,“天理为主而人欲听命”更是不能成立,故而“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可能的。这说明王守仁思想中
A.隐含一定的反抗色彩B.与程朱理学一脉相承
C.倡导民主和个性自由D.对高度集权有所批判
6 . 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据此分析叶适
A.主张万物皆理B.否定格物致知
C.提倡经世致用D.反对空谈性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明代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称为阳明心学。其弟子王畿曾提出: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这反映出阳明心学
A.利于衍生思想解放的倾向B.得益于西欧的启蒙运动
C.推动了传统科技实现突破D.具有客观唯心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王阳明认为“良知生而具足且明澈无染,后因私欲遮蔽而失其明澈,需致知以复其明”。一方面要求“存养心之纯然无染”,另一方面“须去除私欲杂染以复其心体之澄明”,使“此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这反映了王阳明
A.经世济民的参与意识B.谦逊礼让的处世智慧
C.清静知止的良好心态D.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南宋时期的陆九渊主张"心即理"、"发明本心",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朝的王守仁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二人的思想
A.是对宋明理学的全面否定B.超出了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D.具有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2021-02-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代王守仁对于“狂者”推崇备至,认为“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纷嚣俗染,举不足以累其心,真有凤凰翔于千仞之意。一克念,即圣人矣。”这表明
A.内心反省是成圣的必要途径B.儒学将人格尊严重于优先位置
C.理学强调道德源于人的实践D.重建儒家理论信仰任务的完成
2021-02-0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