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末清初思想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
2022-06-14更新 | 4411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选择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顾炎武认为,在西周时期,天子、公、侯、伯、子、为,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管理国家事务,与老百姓一样,也是抓劳动吃饭,“禄”是他们为老百姓工作而取之于百姓的报酬。 顾炎武的主张
A.意在实现君臣关系地位平等化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为否定君主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旨在论证爵禄制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还提出
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天地之化日新”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2-01-12更新 | 3658次组卷 | 28卷引用:专题02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唐太宗、布达拉宫)-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写道:“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抛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是为政治而做学问。”与材料相符合的思想主张是
A.存理去欲B.明道救世C.格物致知D.离经叛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不仅为徽商歌功颂德,将“商贾”跟“豪杰之士”和“古之君子”相提并论,他还曾亲自“下海”经商。他批判“有公而无私”之论,认为对人的自私自利之心,“先王弗为之禁,非惟弗禁,且从而恤之”。这反映出他
A.有浓厚的重商意识B.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
C.反对封建等级观念D.支持百姓利己的行为
6 .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言论,按所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天生民性,有普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犹“共曳木之人”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正君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宫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
2021-10-29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D.“天地之化日新”
2021-06-15更新 | 4302次组卷 | 4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毒”者、“敲剥“者、“大害”者,思考如何创设一种新的制度,……这位大思想家所著的这本书就是从理论的高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杰作。”“这本书”是指
A.《明夷待访录》B.《天下郡国利病书》
C.《船山遗书》D.《日知录》
2021-05-21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末清初的思想界异常活跃,有一位思想家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该主张
A.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B.论述了“王国”和“亡天下”的区别
C.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反映
D.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思想武器
2021-05-13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8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顾炎武在《日知录·藩镇》中写道:“明代之患,大略与宋同。……文天祥言:‘本朝惩五季之乱,削除藩镇,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浸弱,故敌至一州,则一州破;至一县,则--县残’。”顾炎武在此
A.强调了大一统的重要性B.反思了中央集权制度
C.指出了藩镇割据的危害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