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末清初思想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尽管在一些文字中,黄宗羲激烈地批评过李贽,但如果从明清思想史发展的内在脉络来看,黄宗羲提出的“工商皆本”思想,其实是继承了李贽的新工商观并在理论上有所深化。他们的经济思想(     
A.符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
C.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腐朽D.否定孔孟思想为绝对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一方面重视民之所欲,谴责忽视人民欲求的苛政;一方面却不赞同人民自作主张,斥责逾越等级的行为。由此可知,王夫之意在(       
A.关注民情、民意B.反对专制制度C.以善治维护秩序D.提倡个性自由
2022-04-28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市暨沈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顾炎武遍游天下,他发现“天下州之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进而感慨道“治化之进退,诚为可忧”。由此可知,顾炎武
A.心系天下,倡导经世致用B.揭示出明清国力衰退的危机
C.反对大兴土木、奢靡浪费D.反思了过度集权的历史教训
2022-04-27更新 | 350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明清时期的科学家徐光启主张“如历法、算法、火攻水法之类,皆探两仪之奥,资兵农之用,为永世利”,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地理学家徐弘祖提出“大丈夫当朝碧海而幕苍梧”。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思想家们
A.探索实行“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
C.具体应用“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
D.顺应了“西学东渐”的时代需求
2022-04-26更新 | 321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夫之在家训中提到:“能士者士,其次医,次则农工商贾,各惟其力其时”,要将自己的职业与个人实际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清代学者焦循在《里堂家训》中提到:“学者以治生为要”,并主张“士农工商四者皆可为”。这些家训
A.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B.强化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C.体现了经世致用理念D.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在明清之际提出“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的主张。这些主张出自
A.《朱子语类》B.《明夷待访录》C.《日知录》D.《变法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指出:“卿大夫不仁,则有宗庙不保矣,诛夷之祸随之矣。”可见,王夫之主张
A.为官者应加强道德修养B.统治者亟须整肃纲纪
C.树立国民的高度责任感D.建立廉洁的官僚队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自序》中写道:“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日《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这里顾炎武旨在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B.宣传维护传统儒学
C.批判封建君主制度D.倡导务实求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这种奢侈型工商业“皆不切于民用”;而“兴民利、厚财源”的新型工商业,“常使千万财用,流转无穷”。这一思想
A.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完全否定B.对所有的工商业一概反对
C.符合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0 . 王夫之按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举例论证“气”的永恒不灭性,认为这种永恒无限的“气”乃是一种实体,并提出“太虚,一实者也”“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等命题,力图对物质世界最根本的属性进行更高的哲学抽象。此认识论
A.开始了对宇宙本源的探索B.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C.批判了理学唯心主义观点D.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