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末清初思想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这表明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2020-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47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5月第二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 )
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D.儒家思想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黄宗羲等提不出新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       
A.是资本主义萌发发展的产物B.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
C.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故先王弗为之禁。非为弗禁,且从而恤之。建国亲侯,胙土命氏,画井分田,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顾炎武的上述主张意在
A.鼓励发展私欲
B.突出个性自由
C.主张实行分封
D.反对理学禁欲
2018-01-03更新 | 2082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届高三一诊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乎!”又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
A.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从严治吏,消除贪腐
C.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D.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不利于巩固政权
D.更有利于百姓
2017-10-28更新 | 225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届高三一诊历史试卷
8 . 顾炎武认为明王朝“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鉴于此,他强调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君主专制
C.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D.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2014年7月6日求实网《中国梦—民主路》:“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我(伏尔泰)在那里则发现了精神世界。”这直观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以下内容与材料中“精神世界”内涵一致的是(       
①“有教无类”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④“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5-06-3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三高考信息卷01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