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指出,自古以来,“六经皆史”,古之所谓经,不过是三代盛时典章制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成文字以传后世的东西。对于古代典章制度不是不可以研究,而是应该首先精通当代典章制度与文化,再从历史上寻求经验与教训。这表明,章学诚
A.倡导学术必须经世致用B.重视总结史书编纂经验
C.崇尚学术研究的开创性D.批评了“六经”的落后性
2020-01-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1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朝李贽批判程朱理学,指出正是他们阐扬的所谓义理,遮蔽了人的真心真性真情,成为表里不一的假人,圣人的道德说教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也不符合人性实际,成了社会前进的障碍。李贽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
A.市民阶层的壮大B.闭关锁国的实施
C.程朱理学的虚假D.传统道德的沦丧
2020-01-10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明清之际到乾嘉时代“江、浙学风这一种的转变,虽于古经典之训释考订上,不无多少发明;但自宋以来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却渐渐消沉了。”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乾嘉学派重实学反空谈B.乾嘉学派提倡经世致用
C.乾嘉学派推崇人文精神D.乾嘉学派否定程朱理学
4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2020-01-01更新 | 344次组卷 | 72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6 . 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各种神祇十分庞杂,其功能往往足以覆盖民间生老病死一切所求,其中以玉皇大帝,城隍、关帝、观音、碧霞元君、妈祖的影响最大,这表明民间信仰
A.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
C.受宗族观念的影响较大D.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7 . 康熙摒弃了天降祥瑞的虚浮学说,而把“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视为“莫大之祥瑞”;习近平也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与材料意思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B.天人一理,格物致知的思想
C.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主张D.兴实学、明道救世的经世主张
8 .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2019-12-09更新 | 614次组卷 | 67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2019-11-22更新 | 137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10 .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019-11-10更新 | 609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