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的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2019-01-30更新 | 16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2 .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君主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9-01-19更新 | 10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与创新”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9-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表”,对其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理学取得正统地位
B.商品经济促进思想繁荣
C.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D.思想控制日益强化
5 . 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微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
B.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
D.思想统一的局面被打破
6 . 宋朝时,范仲淹为商人鸣不平,欧阳修力主“使商贾有利而通行”,苏轼反对“与商贾争利”,主张“农末皆利”。浙东地区功利主义学派反对道学家空谈性命,志存经济,主张经世致用。据此可知,上述思想
A.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诉求B.推动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开始冲破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D.具有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7 . 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
A.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
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
C.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
2017-12-26更新 | 186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黄宗羲提出:“盏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2017-02-24更新 | 538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材料二   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键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10 .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共同批判继承的主要思想是(        )
A.传统儒学思想B.君主专制思想
C.道学思想D.封建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