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1 . 清代学者戴震主张,“一人遂(注:顺心;称意)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仁者能达到“以我之情,絮(注:衡量)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其观点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具有了近代民权意识
C.蕴含着朴素的人文情怀D.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2022-05-31更新 | 42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考)
2 . 清初的理学家注重实践,强调“身体力行”观念,这与儒学素来讲求“内圣外王”、向内于己求善、向外施仁政于民的追求相符合。由此可知,清初理学家
A.政治地位得到明显提高B.济世利民的价值取向
C.背离唯心主义哲学思想D.抛弃了传统义利观念
2021-11-25更新 | 1214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以君为尊,形成了“民本一尊君”的政治思想。明代中后期,一些儒生、士大夫在与专制君主的“冷战”和对抗中,特别是在明清易代的刺激下,提出了“民本一限君”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的变化
A.顺应主流意识的嬗变趋势B.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色彩
C.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D.根源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2022-02-24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孔庙从祀是指以孔门弟子及后世儒者附祭孔庙。孔庙从祀延续千年,其间以“传道”“明道”儒者居多,如朱熹等。清代,范仲淹成为以事功著称从祀孔庙的第一人,开创了以“行道之儒”从祀之风气。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对改革的推崇B.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C.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范仲淹学术影响扩大
5 . 有学者认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不约而同地批评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他们全部哲学的努力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从中可知
A.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B.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C.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D.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6 . 从明末到清初,儒学从“尊德性”的理学逐渐转变成“道问学”的考据学,其中原因众说纷纭:章太炎将考据学的兴起视为清代严酷政治压迫的产物;侯外庐等人则援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公式,把明清之际的思想转变看作底层经济基础变动的表征;梁启超和胡适视清代考据学为针对宋明理学空疏流弊的一场反动。对此解释准确的是
A.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较为科学合理
B.从严酷政治压迫角度分析符合一般认知
C.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原因具有多元性
D.梁启超和胡适的原因分析具有权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此观点称为停滞论。同时,不少学者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市场经济萌芽说”“近代化萌芽说等新概念,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该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此观点称为变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社会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主题,请提炼你的观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概括你支持该观点的依据。
8 . 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家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A.与西方启蒙思想核心相吻合B.丰富与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时代诉求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9 . 16-17世纪的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方法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出现以上不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思想家水平的不同B.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
C.思想解放程度的不同D.东西方政治体制的不同
10 . 清代乾嘉学者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如戴震提出“理者,存乎欲者也”,焦循也强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以上材料反映程朱理学
A.被乾嘉学者修正B.在清代已经衰落
C.遭清代学者反对D.不承认人的欲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