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
2022-11-27更新 | 1885次组卷 | 13卷引用: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阳明心学盛行,士林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打机锋、弄隐语,几近狂禅,空疏已达极点,针对学风空疏,明末清初学者起而提倡“实学”。这反映了当时(     
A.市民文学兴起B.思辨哲学没落C.儒学地位动摇D.经世思潮产生
4 . 明末,由于书院参与政治斗争,学校在社会上、在政治与道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力量,黄宗羲将改革政治的全部希望寄托于学校,指出“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黄宗羲的这一思想(     
A.体现出反封建的色彩B.强调了学校的政治功用
C.凸显自我表现的个性D.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经历了明末朝廷的腐败与改朝换代,使他对黑暗的政治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进而提出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这反映了(     
A.个人经历决定思想主张B.明末清初人才辈出
C.人物思想受时代的影响D.社会动荡催生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