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
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D.促进了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2022-03-22更新 | 645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泰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幅名作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词语“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分析材料一中三幅名作诞生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条件。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让马丁·路德“明白”的原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启蒙运动的领袖们为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而设计的三种主要方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20-11-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了一本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1688年出版的《论语导读》。该书提到,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法国宪法中的道德黄金律。该书在17世纪末
A.促使儒家文化开始西传B.促进启蒙运动的兴起
C.影响了法国的价值观念D.宣传了君权神授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百科全书编写的热潮,开端是培尔编写的《历史与批评辞典》,其后半个世纪就有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波兰文等多种百科全书相继问世。其中英国学者钱伯斯的《百科全书》和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最为著名。百科全书的编写(  )
A.促进了民主政治在欧洲的普遍实现B.实现了大众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
C.有利于民主科学社会影响力的扩大D.矛头直指欧洲的封建神学世界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并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名言。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材料二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以及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的什么社会思潮?简析这一思潮出现的原因。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马丁·路德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
2019-10-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与心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3)材料三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是什么?简要评价

材料四: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五: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六: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4)材料四、五、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七: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5)据材料七,分析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贡献。

材料八: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6)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19-10-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涑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批判神权统治
C.与上帝直接对话
D.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的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推崇。关于这位思想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B.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他指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D.他认为人民有权推翻违反民意的统治者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树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2019-02-26更新 | 386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