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教书匠、艺术家、工程师打下了一个新的学术基础,等到文艺复兴,大量的古代经典又从远方的图书馆重新被学者们带回到人间。知识,再度从神回到人。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1)阅读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兴起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角度理解“从神回到人”的涵义。

材料二   马丁·路德:“……除非我被《圣经》中的十诫判为有罪,或有其他显著的理由(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我并不接受,因为他们彼此互相矛盾),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因为违背我的良心,是错误又不安全的事情。求上帝帮助我!阿门。”

——【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并概括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发展的主要贡献。

材料三   早在18世纪,启蒙运动的分裂已导致了两个“法庭”的对峙:伏尔泰的“理性法庭”在审判迷信的同时也显示了对人类情感的审判,他所推崇的理性是指与对神的敬畏、对权威的崇拜相对立,与自发的情感、主观的感觉相对立的人的明智的判断,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创建理性的国家。卢梭的“情感法庭”在谴责奴役的同时也显示了对人类理性的排斥,两个“法庭”的对峙使人们陷于冷酷的(不人道的)“规律”与浪漫的(反“科学”的)精神之悖论中,同时也开始了走出困境的探索。

——摘编自秦晖《共同的底线》


(3)人文精神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理解:①试结合伏尔泰的思想主张,简述他追求的是怎样一个“理性的国家”。②卢梭的“情感法庭”体现了他哪一思想,说明这一思想如何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请任意选择一种认识加以说明)
2021-05-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理性的利剑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脏-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启蒙运动者不仅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宣扬的中心也非常清楚,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成为他们的最高信仰,科学及其运用成为行动的指南,自由、民主、博爱是他们政治的憧憬。卢梭代表小资产阶级思想,提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和民主共和制。伏尔泰提倡理性和理性王国,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或开明君主制。恩格斯指出,启蒙运动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了国人们的头脑。它为法国大革命这次壮丽的日出拨开了迷雾,提供了理论武器,清理了场地,设计了蓝图。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摘编自陈紫华《启蒙运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材料二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事件
1830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1832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48法国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61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1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成为“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发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的“恢复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 . 了解17世纪英国的人物和事件有助于加深对英国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7年,牛顿发表了题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论文。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牛顿将天体、地球联系在一起,并将其放在整个宇宙体系中进行研究。他开创性地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遵守这一定律,并运用数学推理证明这套理论主宰世界上一切物体的运动规律。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年)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属于议会,且高于其他两权,强调了立法机关在政府各部门当中应处于支配地位,行政机关向定期召集的议会负责,这正好成了光荣革命后英国宪制对权力的安排。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国家绘制了一幅美好的制度蓝图。

——据高健《西方政治思想史》等整理

材料三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反映商业资本家观点的经济思想及政策体系。从15世纪开始,城市工场手工业日益扩大,生产日益发展,封建自然日趋衰弱和解体;由于地理大发现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商品货币关系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从17世纪开始,英国确立了对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政策和原则,这一政策和原则的指导思想就是重商主义。

——据张亚东《重商主义与英第一帝国经济政策》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经典力学在自然科学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洛克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差异,并分析洛克思想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重商主义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的表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提出“人生而高贵”。他们认为在上帝创造的世界中,只有人才是最高贵的,“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彼得拉克宣称,“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被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服务于人类”,“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王,像上帝统治着整个宇宙一样统治着可见的物质世界,上帝创造人的目的是要他来统治万物”。费奇诺认为:“人是地上的神,凡它真正想得到的,都有能力去做,而使人得教成圣的道路则是通过科学、智慧的法术。

——张国臣《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内涵》

材料二   启蒙运动有破有立,破立结合。启蒙运动者不仅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宣扬的中心也非常清楚。恩格斯指出:“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的头脑”,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启蒙运动的第一曲胜利的凯歌。拉美独立战争的许多领导人都曾在欧洲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受启蒙思潮影响,德国出现了“狂飙运动”,歌德等人领导了文学革命,康德发动了哲学革命;俄国出现了普布金、拉舍夫领导的反农奴制的思想斗争。

——陈紫华《启蒙运动》


(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人生而高贵”的内涵,并结合所学,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上述思想的英国作家及其作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启蒙运动“破”与“立”的表现,并分析启蒙运动对欧美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0-06-30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机关之手时,他们制定并执行暴虐的法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由于法官就是立法者,他就可以任意地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权力专断;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可以任意地实施法律,对人们的自由施加压迫;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则一切便都完了。所以,这三种权力必须交由不同的个人或团体独立运作,实现相互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基于“天下”视角,从“权”与“责”两方面,概括材料一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的分权主张及其目的。简述该主张在近代美国和中国的实践和运用。
2020-09-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尹虹《略谈欧洲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哲学家要启迪民众心智,使之具备自主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他们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人的这种自主认知世界的能力,他们称之为“理性”。

——何平、曾样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中人类探索精神世界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以来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根本原因。
8 . 恩格斯这样称道文艺复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材料二   十三世纪的罗吉·培根,……他以为真理的追求,必须从观察物象和实验物质下手,单单靠了几本古书,是不中用。……所以到了文艺复兴的末年,科学的精神,依靠了罗吉·培根等人的提倡,而日益发达;而研究学术的方法,也已由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而改为由观察和实验下手的归纳法。…但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仍不过是一点萌芽,直到十七世纪以后,科学家才风起云涌的大兴起来。后来又靠了科学的实用,使地球上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

——选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以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部分人文主义者的言论:

洛斯基:“人们做的一切事都是为了金钱,我们所有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弃绝了这个欲望,一切事业就会完全停止。凡是贪婪者很多的地方,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国家的骨骼和基础。”索德里尼:“难道我们不知道正是贫穷不断地促使人们去犯各种罪行、亵渎神圣?不正是贫穷产生偷盗、盗窃国库、毒害、伪造、掠夺、抢劫、杀人的行为吗?”罗伦索·瓦拉:“还有什么比把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自己去行乞更为荒诞的呢?”

——摘编自(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论教会和宗教》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前后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十七世纪以后科学的实用使地球起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变化”的体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共同主张并分析这些主张产生的原因。
9 .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哪些核心主张积累而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简述欧洲启蒙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认识。
10 . 思想启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启蒙思想家梅叶大声疾呼:“世上穷人们受各种迷信及偶像崇拜欺骗的时间已经够久了,富人和强者掠夺和压迫穷人的时间也已经够长了。”马布利认为:“自然界并没有创造国王、统治者、庶民和奴隶,人生下来是完全平等的。”

——摘编自《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从思想领域而言,可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摘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发展的视角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并指出其产生的“思想启蒙”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作用方面的相似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