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追求生活的幸福和美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

材料二   芝诺将幸福界定为“符合自然的生活”,并按此原则而将人的行为或行动分为符合自然的适宜行动和德性的完美行动。按照芝诺的看法,那些符合自然的事物值得人们欲求或选择,相反那些不符合自然的东西就应该被舍弃。

——田书峰《斯多亚伦理学受到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影响吗?》

材料三   和同时代其他启蒙思想家截然不同,具有敏锐先见性的卢梭已经意识到征服论自然观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威胁,开始以一种前瞻性、警示性的观点来看待因理性、科学和文明进步而导致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卢梭指出,“征服和统治自然也许会给人类带来一时的、自以为是的快乐,但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将承受长期的精神痛苦”。因此卢梭进一步提出要遵循自然规律,把人类的发展限制在自然能够承载,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

——田静《绿色的呐喊卢梭生态意识解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核心观点。并指出其对柏拉图思想突破的主要表现及讲授《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学园名称。
(2)据材料二,指出芝诺关于“幸福”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芝诺在斯多亚学派中的地位及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中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卢梭在“理性、科学和文明进步”方面的认识及这种认识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0-05-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2 . 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近代西方思想对人类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马克思选集》中文藏第3卷

材料二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

——【美】汉密尔领、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17、18世纪是一个思想启鞶与社会革命同步进行的时代,所以也常常被称为革命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胜利,将启蒙运动的成果以新型的政治制度模式加以制度化的确立,使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化运动得到了最终的实现

——摘编自控存明《西方文化思想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和思想特点方面的新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启蒙思想与西方代议制(政治制度)的关系。
3 . 17-19世纪初是英法争霸的时代,同时发生于两国的政治、经济、思想运动,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法部分大事年表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第二年颁布《权利法案》
1726-1728年伏尔泰被法国波旁王朝驱逐,流亡英国。伏尔泰详细考察了英国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深入研究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
18世纪中后期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1789—1815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英国前后组织6次反法同盟,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不断调整自身,避免国人因为生活窘迫而产生“革命的热情”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英国选民人数增加,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根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整理

材料二:封锁不列颠诸岛;禁止同英国进行贸易和联系;在法国及其盟国领土上的英国人,一律被宣布为战俘,属于英国臣民的财产一律没收;由英国及其殖民地驶出或曾驶往该地的任何国家的船只,都被禁止在欧洲各港口内停泊。

——《柏林敕令》(拿破仑一世1806年11月21日签署发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相互影响,简要分析英国最终赢得霸权的经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林敕令》带来的影响。联系史实回答,19世纪中期法国是如何调整与英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2020-0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实验班)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政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思想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019-11-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经过四个月的讨论和妥协产生的宪法是一份4000字的简短文献,为新政府勾画了一个最为简要的框架。宪法包含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原则——联邦制和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前者有时也被称作为“权力的分割”(divisionofpowers),后者则被称为“权力的分立”(separationofpowers)。

——【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述材料中的“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义。
2019-08-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中历史选考模拟卷2
6 . 法国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曾对中国非常着迷,当然大家都明白他是把中国当作一个参照系,借以评判欧洲本身的种种事物,特别是妨碍政治近代化的那些痼疾。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美国的精神资源是什么呢?实际上还是从英国《大宪章》、欧洲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启蒙运动传过来的自由主义精神。

——资中筠《美国十讲》

材料二:对两极世界第一次直接的攻击来自戴高乐总统领导下的法国。戴高乐梦想欧洲成为世界事务中的第三种力量。戴高乐独立的原因是他不满于美国和苏联领导人所规定的国际秩序,他尤其认为屈从于美国的权威和无限制地支持美国的全球目标是无法忍受的。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不顾美国的掣肘,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同年,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1964年,中法建交。

——吴于廑等《世界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材料一中“痼疾”一词的主要表现,同时概括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对美国在“精神资源”方面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法国“攻击”两极世界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019-06-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周有光称,“理解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是知识青年的时代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得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他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他嘲笑经院神学家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

——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人文观的异同》

材料二: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指出但丁的地位和代表作。
(2)指出材料二中“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促使启蒙运动发生的“新的历史条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张。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状况,指出其主张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一旦这项社会公约被违反,每一个人便又回到立约前的权利状态,恢复了生来就有的,但为了社会约定的自由而放弃的天然自由。……人因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一切对其有诱惑力和其所期待的事物的无尽权利。人因社会契约所得到的,是公民自由,以及对其所占有的一切的所有权。

——《社会契约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卢梭的政治观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机器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观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绎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纬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得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他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得原因做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刊《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犯非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4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富阳二中高二下期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
10 . 【加试题】西塞罗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人类历史上,是希腊人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这正是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因素。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有别于人的东西,也是有规律、有秩序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规律和秩序是人可以把握的,因为它是数学的。希腊人相信心灵是掌握自然规律最可靠的保证,因而极大地发展了逻辑演绎方法和逻辑思维。在几个特殊的科学领域里,希腊人成功地将它们数学化。希腊科学是有缺陷的,它不重视对自然现象实际的、细致的考察。它注重的是说明和理解自然……如果考虑到今天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用“缺陷”来评判希腊科学无论如何是不恰当的。

——根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摘编

材料二   这种对理性的信任是启蒙运动的另一个基本特点……自然神论者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的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相反,他们寻找一种与理智的判断相一致的自然宗教……他们坚决认为,上帝创世后,允许世界按照某些自然法则运转而不加以干涉。因而,自然神论者能同时做两件不相容的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时代“理性”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从思想和科学的角度简述“自然神论”在这一时代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