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文艺复兴

材料一   14世纪到16世纪长达300余年的时间里,爆发了早期资产阶级冲击封建贵族统治的两大革命。革命之一的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开始,而后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全欧洲。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不单单是文学艺术的复兴,而且是思想和科学的复兴。

——摘编自孟节省、林雪原编著《西方文化漫谈》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主题二宗教改革

材料二   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材料三   16世纪,贪婪无度的罗马教会使用出售赎罪券这种敛财手段达到极致,引起广大民众极大的反感。151710月,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从基督教教义的角度激烈地抨击出售赎罪券这一做法,由此开始了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

——摘编自朱孝远《宗教改革区分的神圣与现实》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

主题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四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人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希望用纯粹的理性分析来审视人类,找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能力提升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材料四中“牛顿的宇宙理论”出现的背景。并概括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主题四启蒙运动

材料五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
历史纵横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
2023-05-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08·纲要下册第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它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天主教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指向那种否定现世生活,把来世的天堂作为人类永恒追求目标的人生虚无主义态度。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不可否认,在当时的条件下,利己主义仍可导致消极的后果,即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以往神学神权的枷锁中慢慢挣脱出来。而启蒙运动则使人们的理性光芒无比耀眼,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对于人们的理性自信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启蒙运动后,人性的复归伴随着各种相关理论得到了众多的实践,理论渐渐变为行动,思想渐渐变为现实,社会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神权已经从政治舞台中心褪去。可以这样说,文艺复兴将人们的思想带回到了此岸世界,但是并没有真正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将人们的思想和世俗权利带回到此岸世界,但是依旧没有否定神权的彼岸世界,而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

——摘编自涂文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于人的问题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将人们彻底带回到了此岸世界”的理解。
3 . 孟德斯鸠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在一定程度上颇能反映他的史学思想的特征。

材料一   孟德斯鸠在解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方人之间的差异时,认为前者因气候炎热,故体格纤细、脆弱,像老头儿一样怯懦、怠惰,故而易于忍受奴役;而后者因气候寒冷,故身材魁伟,精力充沛,如青年人一样勇敢、耐劳,热爱自由,往往能够保持独立。“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等。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

材料二   在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中,有学者对之赞不绝口,认为其解释了社会经济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地理环境起决定作用。也有人对此大加批判,认为将复杂的社会发展历程用一个简单的地理环境解释一切,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原因论。孟德斯鸠应该是想告诉当权者立法要遵从地理环境,遵从民族精神,也就是人民的意志,找出可以影响立法者的客观因素。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的叙述是散乱庞杂的,很多例子的选择给人以牵强的感觉,是先树立的了气候影响社会制度这样一种论点,然后再从复杂的人类历史中有目的性地选择符合这种论点的证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看法。
2023-02-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三:由于1832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8.8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四: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资产阶级自由、民权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4-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大力倡导宽容精神的代表人物就是约翰·洛克。洛克不仅由于反对君权神授、捍卫自然权利和开创三权分立理论而成为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奠基人。而且也以提倡宗教宽容而确定了英国启蒙思想的基调。1685年,洛克在一封长信中说:“任何私人都无权因为他人属于另一教会或另一宗教以任何方式危害其公民权利的享受。他作为一个人而享有的一切权利以及作为一个公民而享有的公民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都不得对他使用暴力或予以伤害。”

——摘编自赵林《宽容·启蒙·革命》

材料二   1640年革命初期到1688年“光荣革命”前的几十年中。先是国王对议会采取不合作策略;继而是革命阵营内部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不妥协;再后是议会妥协过渡,君主专制复辟,博弈过程总是以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而结束的。最后在“光荣革命”中,国王、辉格党、托利党以及两党内部各派,对各方利益要求理性地加以综合权衡,并在关键时刻和问题上适时地作出必要而适度的让步,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正和博弈效果,完成了建立现代宪政的历史伟业。

——摘编自程汉大《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启蒙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I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特点。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6 . 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人类历史上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时代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景象,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为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以及欧洲和美洲的其他革命和改革做了准备。《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启蒙原则的法律化,某些立法原则在《拿破仑法典》中变为现实。……理性主义思想对粉碎专制暴政。削弱教会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人道主义、天赋人权和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基本价值规范;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摘编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景象”指的是哪一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发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谈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历史人物的理论成果,并简述在这三大理论成果指导下我国取得的伟大实践成就。
2022-07-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矣。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并指出“黄氏之说,不脱离儒家思想理路”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理解,并分析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无法“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的原因。
(3)根据黄宗羲思想和卢梭思想的影响,谈谈你对思想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生产与科技的发展,古希腊有识之士愈来愈认识到人本身的力量,认识到是人而不是神在主宰世界。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存在时万物存在,人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把人看作是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这无疑是对人的尊重。苏格拉底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认识,结合普罗泰格拉的观点,加上了道德标准,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更深层次地认识了人文主义。

——整理自汪太贤《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

材料二 如果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放在一起,那么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就经历了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近400年的发展。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对天主教展开了猛烈的抨击,破除人们对宗教的迷信。然后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为西方社会发展资本主义在理论上扫清了障碍。这场长达四个世纪的运动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摘编自王安邦《中西启蒙运动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内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认识。
2022-05-21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自测题(五)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从兴起到发展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启蒙思想涉及宗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史学、美学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各种学说体系和大批著名人物,广及欧洲许多国家,其中有英国的阿迪生、斯蒂尔和波普,德国的门德尔松和莱辛,意大利的维科,俄国的别林斯基、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但启蒙运动的中心却在法国。到十八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大批思想界巨人纷纷涌现,其中最主要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首的百科全书派及孔多塞。他们从各个方面向封建势力和教权势力发起勇敢的冲击,不辞辛劳地传播进步思想,开启人们的头脑,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投入反封建反特权的斗争,启蒙运动作为成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思潮登上了历史舞台,不仅为未来的政治革命制造了舆论,而且为法国创建了高度的精神文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10 . 【牛顿自然科学与启蒙运动】

材料一 马克思曾经认为,牛顿力学体系对近代科学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其先进的理论带给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全新高度,牛顿力学的科学方法作为一代科学巨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后世数百年的科学研究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摘编自《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

材料二 18世纪30年代,牛顿思想在法国的传播标志着启蒙运动向纵深发展。伏尔泰认为,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与其说是启蒙运动选择了科学,不如说是科学的本质与特征决定了它必然在启蒙运动中崭露头角。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孟德斯鸠则是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前进的杰出代表。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牛顿力学所做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制度建设”角度指出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谈谈你对近代科学与思想运动的认识。
2022-07-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