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5世纪以前,西亚北非、欧洲的许多人主要通过瓷器、丝绸等商品认识中国,极少数到过中国的人,也多倾向于描述中国的富庶,这导致中国文化在异域人眼中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中国文化的神秘感在欧洲消散主要得益于(       
A.启蒙运动的高涨B.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三角贸易的兴起D.世界市场的形成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近代思想启蒙17、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出现启蒙运动,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提倡科学,否定封建专制,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中国近代思想启蒙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民族危机和传统文化危机,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世界,向西方文化学习,引发了一场由外而内的思想启蒙和制度变革。

——摘编自郭成伟、马志刚《近代中西文化启蒙及法制建设之比较》


从表中提取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伏尔泰在谴责宗教裁判所和君主专制统治,歌颂文明和进步时,也谴责了下层社会的野蛮,他希望他的仆人、裁缝匠、供应人都信仰上帝,这样就很少有人会去抢劫他的百万家财了。这最能说明,伏尔泰
A.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接受了卢梭的经济思想
C.主张稳定法国社会秩序D.代表了新兴有产者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世纪后期,法国高等法院的法官们不再满足于引证古代的法令或模糊的传统,而是开始运用哲人的语言,“民族”“公民”等观念都被用来表达其“社会”和“自由”的政治立场。这表明,法国高等法院的法官们(       
A.极力反对君主干预司法B.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
C.致力于司法制度的改革D.开始理性地审理案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不平等的原因平等观
卢梭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官职的设置,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都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人生而平等,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分化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与阶级。
李大钊传统伦理纲常是不平等的社会原因,经济不平等是终极原因。接受进化论、唯物史观思想,主张实行公平分配。
在经济平等基础上追求人格平等。批判传统伦理纲常,主张男女平等,延续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洁《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1-05-03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7—18世纪中期,欧洲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等经常出人王宫,新的剧本也往往在宫中首演。但自18世纪中期起.哲学家和文学家们的活动中心逐渐转移到具有自山主义气氛的沙龙里。造成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思想专制的强化B.城市文化的兴起
C.启蒙思想的传播D.资本主义的发展
7 . 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
2019-04-29更新 | 1066次组卷 | 25卷引用:【校级联考】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4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8世纪前期,在欧洲,教育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耶稣会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18世纪后期,欧洲学者兴起一股民族主义教育热潮。他们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教育思想:学校必须由民族国家办理,对所有公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努力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去塑造国民。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一是为了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走上了以教育危机和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二是鉴于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恶果,走上了超越民族主义的国际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
——以上材料选自王春梅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后期欧洲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的两条道路。任选其中一条道路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016-12-12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