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1-04-20更新 | 307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夏津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图所示:“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B.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C.牛顿的相对论理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D.牛顿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打破了封建神学的禁锢
3 . “神学当然还有根深蒂固的威力,但是十七世纪的神学却有了‘双重性格’;除了继续充当上帝存在的卫护士之外,它还需要论证上帝的存在与自然秩序的一致性。”这说明
A.科学思维影响社会进步B.封建神学受到严重冲击
C.“理性王国”成为共识D.教会支持自然科学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时期中国西方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5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成祖:规定《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18世纪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卢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力”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③时期中西方思想对社会进程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世纪教会内部的虞朽堕落给新兴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发难的口实。人文主义者将矛头指向教会,他们大声疾呼主宰世界的是人,而不是上帝或神灵。他们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神职人员的腐化堕落和黑暗愚昧,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他们反对神权,批判教会宣杨的来世现念、禁欲主义、蒙昧主义。他们还直接揭露教会的腐败,攻击教士的丑行。人文主义者绝大多数都是宗教信徒,他们没有彻底抛弃宗教和否定基本教义,且大多承认神的存在。他们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主要活动。

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一个理想的国家,是要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协调而获得和谐。”

——(古罗马)西塞罗


(2)概括材料二中西塞罗的思想主张。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材料三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我们可以看到,新济贫法实际上是对旧有济贫法的——次重大变在救济方式、救济对象的确认以及具体的管理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变化。从旧济贫法到吉尔伯特法、斯皮纳姆兰法,政府的救济在不断的宽松,而新济贫法则一反常态,使济贫要求变得严厉起来。

——摘自百度百科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规定的主要目的。并扼要说明此法出台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康德在1784年写道:“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
A.康德认为新的偏见会取代旧的偏见
B.康德反对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
C.康德主张用理性作为武器实行社会变革
D.康德否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现实意义
7 . 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迎合资产阶级上层心理
C.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
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反映了
国别代表主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古罗马盖尤斯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荷兰格劳秀斯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
英国霍布斯国家起源于契约。
德国康德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与和平。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2019-05-29更新 | 1059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西方
中国《论语》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宋应星《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林烈女曾氏在丈夫死后欲以身殉,多次寻死未果,林家怕承担责任多次告到县里。县令屡次劝诫,并为曾氏安排了孝节两全之法,但在公公死后,曾氏还是毅然决然地绝食而死。
西方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伽利略《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全书围绕着固体
材料   强度、杠杆原理、匀速运动和自然加速运动、抛射体运动进行了讨论,这一巨著从根本上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说。
卢梭《新爱罗绮丝》贵族少女尤丽爱上家庭教师圣普乐,遭到父亲反对,被迫嫁给俄国贵族沃尔马。她对此发出了愤怒的控诉:我的父亲把我出卖了,他把女儿当作商品和奴隶,野蛮的父亲,丧失人性的父亲啊!


根据材料,从表中提取有关中西方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0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