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世纪中叶前后,伏尔泰是警察戴梅里(负责监管图书贸易)的重点监控对象,下表是《戴梅里日志》提及伏尔泰作品的主要类别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作品类别戏剧诗歌历史论战小册子哲理作品
1756年以前提及次数29423143
1758年以后提及次数170136816
注:1756—1758年的《戴梅里日志》资料缺失
A.思想冲突愈发公开激烈B.伏尔泰推动了文学革命
C.启蒙运动成为社会共识D.法国诗歌逐渐走向没落
2 . 法国的伏尔泰、狄德罗、卢梭都宣传过自然神论。这些思想家正是利用自然神论和怀疑论的武器,强烈地反对封建制度、宗教神学和形而上学,并进行了一场科学与宗教的大决战,他们利用自然神论抨击任何形式的自由组织的信仰。据此可知,自然神论
A.否定了宗教存在的必要性B.成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基础
C.利于助长人类理性化倾向D.铲除了教士和俗人的隔阂
2022-05-13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卢梭说:“在未使人成为人以前,绝没有必要使人成为哲学家”。他提出做“自然人”,不做“社会人”,呼吁人们重新关注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自然的天性。卢梭的观点(       
A.强调哲学是最高级的学问B.说明人应该学会理性思考
C.体现了“天赋人权”思想D.表达了对理性崇拜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33.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可见卢梭
A.主张教师应发挥积极性主动性B.顺应了理性至上的时代潮流
C.强调儿童身心全面自由的发展D.重视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中心,人不过是神的附属;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则借鉴了培根的知识分类方法,按人的心智能力来划分知识,用人的视角展开对世界的认识,组织编纂了《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这一变化表明
A.人类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C.人类的理性精神与中心地位得到彰显
D.人们已经摆脱了宗教禁欲的精神束缚
6 . 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伏尔泰在英国期间深入研究了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后来写下科学著作《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此可知
A.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思维相近
B.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C.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D.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决定将伏尔泰葬入先贤祠,巴黎有平万人为之送葬,六十万人伫立街头迎送灵柩。这主要是因为他
A.提倡了近代民主平等思想B.开启了理性主义新时代
C.代表广大平民的根本利益D.领导了法国大革命运动
8 . “他们有两大信条:一是相信万物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二是相信人类过去充满了黑暗和愚昧,而人类未来则是一片光明。”材料中的“他们”
A.大力倡导因信称义B.否定教权主义和专制王权
C.强烈反对宗教信仰D.最早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
9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人性,摒弃了宗教教条,关注的重点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A.人文主义内涵的扩展B.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后半期,世界注意力的焦点由那些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家的重建,转到了设法结束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人所忍受的贫穷、愚昧和不公正,至今已近五十年了。

可是,当我们走进新世纪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跨越到第一世界,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依然远远落后。当人们看出,解决不发达问题之难超出了发展问题专家们当初的料想时,有两种解释开始在穷国的大学和政界以及富国的大学里占主导地位,这就是殖民主义论和依附论。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在国民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它们的不发达状态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释。有些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国家,已独立一百来年而仍被称作第三世界”。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表现形式是造成它们对列强的依附”,这种依附”论认为周边”的穷国受到中心”的资本主义富国的欺压。无论是殖民主义论还是依附论,今天都没有多少人相信了。现在一些学者、政治家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在促进或阻碍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文化研究有了复兴。有人提出了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或人类进步的范式。

——摘编自(美)塞谬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2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