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沙龙在17世纪传入法国时由贵妇组织,主要讨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18世纪中后期,沙龙发展为公共舆论、信息交流、思想交锋的中心。这一变化(     
A.说明法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B.表明法国社会思想言论自由
C.促使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勃兴D.推动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2 . “卢梭并不认可启蒙思想家的怀疑精神能够把人们的心灵从对自然、对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说法。他认为,人们过度依靠理性,就必然失去了自由的意志和过上自主而自然生活的可能。理性只适合用以建立一种人为的政治社会,而不适用于培养自然的习性与美德。”据此可知,卢梭(     
A.主张用情感取代理性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C.注重自然情感的驱动D.试图调解理性与神学的矛盾
2023-03-24更新 | 2018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像北美原住民那样的群体,并没有运用理性来劳动的能力,因此他们生存的地方,就理应让当时具有充分劳动能力的英国资产阶级那样的群体去占有。洛克的认识可以说明(     
A.启蒙程度决定历史判断B.地域因素制约历史研究
C.个人立场影响历史认知D.文明水平左右历史结论
4 . 17世纪时,法国思想家拉·布吕耶尔提出“专制之下无祖国”,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西耶斯也说:“第三等级就是民族,就是国家。”他们主张(     
A.以王权为旗帜,形成民族国家B.以理性为指导,力倡主权在民
C.以人性为基础,反对君主专制D.以新教为支撑,推翻神权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康德把人类历史的发展视为“大自然的一个隐蔽计划”的实现,认为这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进程”,大自然通过人的“非社会性”迫使人类“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状态”,并最终发展为一种“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可见,康德认为(     
A.历史的演进具有理性法则B.历史的发展缺乏秩序
C.历史演进的道路异常曲折D.个体的作用微不足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阐述: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这一阐述强调了(     
A.自由平等B.议会至上C.民主共和D.天赋人权
2022-07-09更新 | 316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一定意义上,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对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对女性)的霸权,故女权主义在继承理性遗产的同时也批判启蒙运动,女权主义与启蒙理性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挣脱与羁绊共存,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
C.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
D.成为西方建立霸权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世纪,法国沙龙的谈话主题受传统贵族影响,主要集中在以文字游戏、朗诵诗歌和箴言为主的文学领域;18世纪,沙龙谈话大到国内外战争,小到社会趣闻,政治、宗教、伦理、文化无所不包。这表明
A.民众民主意识增强B.古典文化孕育思想解放
C.贵族阶层日趋没落D.法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
10 . 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主张——社会契约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三大社会契约理论家对古老契约思想作出重新阐释,发展到完备形态,使其重新绽放生机。这一生机
A.复兴了古希腊思想文化B.否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内涵D.传播了启蒙思想真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