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建构的未来社会图景有三个层面:自由、平等和宽容,后来发展为自由、平等和博爱。而同时期英国思想家则提出了“商业社会”、“文明社会”的概念,论述了未来社会的基础架构是市场、法律、道德这三大基础要素。两国思想家构建理想蓝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工业革命的基础不同B.两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同
C.两国历史传统上的差异性D.两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同
2 . 18世纪有西方学者认为,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伟大目标。根据自然的法则,根据理智,行政长官被赋予实现这个目标的权力。人民最大的利益是自由,它之于国家如同健康之于个人一样重要。这反映出该学者已经理性的思考
A.人的权利来源B.人民与政府的契约关系
C.罗马法的价值D.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启蒙思想家们重新建立起了对世界的理解,并且以此为基础重建了一个新的社会,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和运行逻辑以及支撑这一切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启蒙运动
A.否定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B.超越了思想解放运动的范畴
C.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2022-05-0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八)
4 . 那个时代人的自我感觉最好,牛顿定律探索宇宙运行规律,人以为能够掌握宇宙;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满了信心;法国大革命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思想,逐渐被世人推崇。人的感觉良好源于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C.法国大革命的成果D.理性主义的发展
2022-05-06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休谟(1771—1776)在《人性论》中提出:美德与理性是否相一致?道德是否和真理一样,仅凭一些观念并借着一些观念的并列和比较被认识?单独的理性是否能区分善恶?据此可知,休谟(       
A.反思启蒙运动B.强调道德至上C.否定理性主义D.传播科学理念
2022-05-04更新 | 48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启蒙运动
2022-05-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英国学者约翰.格雷将启蒙运动等同于普遍的解放与普世的文明,认为其本质上属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他相信这种启蒙运动世界观与“启蒙方案”导致了文化贫困,启蒙运动已经彻底失败了。该学者旨在强调启蒙运动(  )
A.抹杀了文化的差异性B.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C.阻断了东方文化交流D.对落后观念进行改造
2022-04-2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8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平等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当世俗权力被剥去君权神授外衣的合法性后,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这一信念根植于中世纪世俗与宗教对一种权力都施加的二元性限制。据此分析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       
A.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B.导使欧洲陷入混乱状态
C.不利于政治秩序的平衡D.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孟德斯鸠认为,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力量。这里所表达的政治主张是
A.实行君主立宪B.推行三权分立C.倡导直接民主D.提倡天赋人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