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近代欧洲的一个精神特征,就是人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历程终于作为“人”,而不是作为“上帝”的一部分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改革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破;'启蒙运动则是二者的逻辑延伸,是不可避免的“续篇”。这三大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使“人”一步一步地从“种”的速信中解放出来,不是一下子和“上帝”一刀两断,而是认识客观世界时,愈来愈不受宗教信条的约束,愈来愈把客观世界当作客观存在去认识,从而使人的认识脱离信仰而独立出来。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宣传的思想实质、精神内核及其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上帝”问题上突破的表现。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则是二者的逻辑延伸,是不可避免的‘续篇'”的理解。
2021-09-1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启蒙与人类共始终,是对于判断力和自我思维能力的关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思想史学者曾有如此比喻:“从前,有一对秀发白肤的孪生兄弟,一名文艺复兴,一名宗教改革,不堪鞭笞辱骂,起而反抗其恶毒、然而衰老的继母。”

——摘编自陆锋明《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之发韧》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法国最为声势浩大,高扬理性之光,驱逐社会黑暗是运动宗旨,试图确立理性的绝对权威的同时,并用理性的神话代替了之前的神话,但也暴露出了弊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启蒙运动理性发展的极端化表现。

——摘编自徐佳梅《康德启蒙哲学的尺度与限度》

材料三   需要启蒙的也不仅是过去与现在,它还与未来同在;需要启蒙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从神学和封建文化中摆脱出来的启蒙,也是一种从自身造成的科学技术化统治中,从科学万能、理性至上中摆脱出来的新启蒙。启蒙的最根本意义便是不断确立起人的独立主体意识和自由理性思考,将人之存在和生活意义真正置于人的自身的自主思考、判断和创造之上。

——摘编自张能为《伽达默尔的“第三次启蒙”与当代启蒙意义之复杂性理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继母”是谁?学者为何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称为“孪生兄弟”?
(2)据材料二,归纳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列举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政治主张。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的主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启蒙”的认识。
2022-02-1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哪一个国家进行了宗教改革?分析材料二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是哪一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并概括卢梭的政治主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
4 . 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

材料一  启蒙哲学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材料二  如果说18世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体从大家庭中冲决出来取得自由平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是如何利用中国形象批判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人找到的“最重要的是非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是非标准是由近代哪些中西文化论争的核心主张积累而来?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体现材料三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021-01-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天主教会确立了其在精神和信仰方面的权威地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各地区都强烈要求教会民族化、世俗化。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康德认为只要给民众以自由,启蒙便水到渠成。启蒙要求人们有勇气公开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这便要求个人不再盲从于权威,要求个人敢于以学者的身份对一切听众或读者说话。在启蒙思想家看来,西方传统社会过分束缚了人的自由。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受缚于锁链。”

——摘编自卢风著《启蒙之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受到广泛支持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自由思想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6 . 自由是人们的普遍追求,近代西方对自由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史不是艺术史或科学史,抑或文学史,甚至民族史。它是欧洲人在精神方面鲜明地获得自我意识自由的历史。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二 马丁路德提出,在自由之路上,唯有通过信仰、成为基督徒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这一过程中,基督徒通过信仰而获得的自由使其成为了“众人之主”。然而马丁路德同样提出,每个基督徒同样也是“众人之仆”,要通过爱上帝、爱邻人来荣邪上帝,实现自我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讲,马丁路德将自由与道德和行善联系了起来,劝诫世人通过遵循耶稣基督的教导积德行善以获得自由。

——肖樊《马丁路德的自由观》

材料三 孟德斯鸠认为,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于被压迫与统治,奴性也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心里了,若想要启蒙,真正有效的方法还在于呼唤人们的理性,从而由内向外进行彻底的改变。当人们呼唤理性之时,专制政体的压迫统治与宗教神权不合理的迷信统治将会溃不成军。在理性启蒙后人们重新找到的自由,并不是广义上的属人的自由而总是疫限定在一个团体内,法律就成为了自由背后的必然概念。人类寻找的自由就不应该是站在法的对立面而是被法包含其中。

——摘编自刘斌、贺如璋《法律规范下的理性启蒙与自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我意识自由”的含义,并指出其产生的根源。
(2)据材料二,简述马丁•路德主张的获得自由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孟德斯鸠所说的自由的本质及阻碍自由实现的障碍。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自由的认识。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1)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所谓“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有哪些?
(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
8 . 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运动有着复杂的思想关联。阅读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被后人称为“理性的世纪”,这个时代如此信奉理智的思维,整个世纪都弥漫着关于理性的统一和不变特性的思想。……启蒙运动教会了人们思想的独立,不再受宗教势力的摆布和王权对他们的思想奴役,但是却让自己成为了新的宗教。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只会让人们从一个迷信转移到另一个迷信上,无法真正解放人的心灵。而启蒙思想家弘扬的批判怀疑的精神,则会使人类社会的情感联系变得虚弱,更容易让社会中的人陷入信念迷失的危机。

——代志卿《从“社会人”到“自然人”:卢梭<爱弥尔>对理性崇拜的反思》

材料二   在18世纪,德国却始终是一个地域概念,由300个王公和1200个领主统治着……战争又使德国分崩离析。随着拿破仑的进军,德国人看到他们的王公贵族们纷纷匍匐于拿破仑的脚下,这更激起了整个民族的自卑屈辱心理。于是,“一个对法国制度抱有敌对情绪,而竭力在文艺和生活上颂扬一切德意志国粹的派别,必然会适逢良机地兴盛起来。”……德国浪漫主义无疑有反叛启蒙运动的一方面,更有延续启蒙的基本观念,解决启蒙运动的危机,实现启蒙理想的一方面。

——黄学胜《德国浪漫主义与启蒙之间思想关联初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7世纪是“理性的世纪”的理解。
(2)据材料一、二,分析德国浪漫主义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文学对启蒙运动的“反叛”和“延续”。
2021-02-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西方人文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时必须进行辩证地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人性与理性的解放,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宗教分裂到处引起激烈冲突、流血事件、教派迫害,直至大规模屠杀,宗教史上记载颇多……宗教改革是“护神”的,要回归本源的基督教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宗教分裂后的新教比旧教更忠于上帝和《圣经》。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有差异甚至互相敌对,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争取政治自由和批评的权利,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他们反对教会权威、君主专制和特级特权,抨击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在反对或抨击中,丰富了有关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致力于彻底打击恩格斯所说的“外界的一切权戚”,争取恢复人的权利,确立人的尊严的运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浪漫主义对启蒙理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过分张扬和冷酷无情违反了人性;批判理性解构一切,但没有能力建构新的合法性权力,所以使得新旧权力之间留下了真空……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工具化、功利化利用,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失去了和谐;他们认为自由契约型国家过度夸大了个人自由,政府不能干涉公民的私生活,以至于共同体的价值都被抹杀;利己主义,追求私利最大化,造成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舒绍福《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反抗及其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斗争方式。如何理解“宗教分裂后的新教比旧教更忠于上帝和《圣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美国家是如何践行启蒙思想家“消灭外在权威、建立新体制”这一进步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对启蒙理性所作的批判。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2020-05-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

……

——莎士比亚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启蒙运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四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完成下列要求:
(1)莎士比亚的名言体现了什么思想? 请另外列举两个文艺复兴巨匠及其作品。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改革?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材料三康德的名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方面谈谈我们“拿来”了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