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外启蒙思想影响有何不同?
2022-03-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狄德罗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最大成就是主编了《百科全书》。为了完成《百科全书》,狄德罗把法国最优秀的100余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工程师、航海家、军事专家和医生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以传授新知识和宣传理性主义为己任的百科全书派,从1751年《百科全书》第一卷的出版至1772年,共出版了28卷,此书概括了启蒙运动的精神,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书问世后共出了七版,其中第一版就轻松售出了4000册。百科全书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在18世纪后期,百科全书派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此书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全编收书3500多种、7.9万多卷,总量达9.9亿字,主要囊括了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此书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但是清政府在修书的同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削与篡改。其中科学技术的作品也寥寥无几,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差异的原因。
2022-04-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欧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和英国资产革命的影响下,人们要求摆脱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首先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对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运动。

——摘编自劳埃德·斯宾塞《启蒙运动》

材料二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逐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摘编自钱进《资产阶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及其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类型和典型国家,并简要评价资产阶级代议制。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时期的世界史记载的地理范围大体包括以希腊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多瑙河流域、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致就是当时的希腊已知世界的历史。古代罗马的世界史则以罗马为中心,涉及地中海周边。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因此,中古欧洲的所谓世界历史,实际上是起自上帝创世,以希伯来为序幕,以欧洲为主体的基督教世界历史。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著《风教道义》,不仅突破了基督教神学对史学的束缚,而且突破了自古以来传统史学以局部世界为全部世界的局限,试图勾画出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历史图景。从纵向来说,伏尔泰废洪水创世之说,他认为史学应当从最远古的中国讲起。从横向来说,他跨出欧洲的狭隘范围,把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他嘲讽西方的传统史学,说“历史号称世界史”,而实际是“在我们西方造作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古代世界史与伏尔泰所著世界史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世界史思想出现的背景。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东西应该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当然可以在希腊文化中找到根子。但是使得基督教文明,或者在基督教文明的统治下出现人文主义因素,从而把理性逐步经过几个世纪回归给人性,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个大功劳。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就是从这一运动撕开了一条口子,从而向近代转变。

——陈乐民《欧洲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1784年,康德在发表的《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一文中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文艺复兴运动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
(2)概括材料二中康德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重大影响。
2022-06-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代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了法家、阴阳家、黄老等各家思想,发展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其提出“表章六经,罢黜百家”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当汉武帝意识到儒学经典及其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义之后,儒学成为统治思想,更强化了两汉历任皇帝“好儒尊经”的政学之风,并开始了儒学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制度化之路。汉代博士制度、官学制度、选官及考核制度便奠定了儒学核心价值树观的主导地位。“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统治者修订了侧重道德的官吏考核和奖励制度,维护了君主专制的封建中央集权。

——摘编自杨汉民《汉代官制与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材料二 在伏尔泰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孔子“己所不欲,勿施法于人”的信条,就是“博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被称为“欧洲孔夫子”。他认为中国专制君主政治开明,重视农业,实行科举制,重视文人等。事实上儒家文化很大程度上被他们不切实际地理想化了。此外,也并不是所有的启蒙思想家都像他们那样迷恋中国,比如孟德斯鸠和卢梭,就曾毫不客气地批判过中华文明带有专制、愚昧特征的某些方面。

——摘编自高毅《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儒学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时期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热”兴起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汉武帝推崇儒学和法国启蒙运动中关注儒学的主要目的有何不同。
7 .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摘编自虞崇胜《政治文明论》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之初美国的国家体制及其弊端。美国后来又是如何确立共和制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伴随着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晨,启蒙哲学家转而从具体的经验和个别的事实入手,用分析的方法,重构人类的知识图景。理性不再是上帝的赐予,而是植根于人自身的一种禀赋和能力,人类不必依靠上帝的指引,完全通过自己的理性,就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进而改变世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这可以说是启蒙运动最核心的诉求。

——摘编自【英】约翰·罗伯逊《启蒙运动的再思考》《世界史》

材料二   “启蒙”一词古已有之,通常指幼童发蒙,晚清以降,又衍生出开启民智的近代内涵。晚清知识分子借助白话报纸等媒介,向民众灌输新知形成一股面向下层的启蒙运……现在通行的“启蒙”概念应当是清末从日本输入的。五四时期.《建设》《改造》《少年中国》等杂志上有零星的对欧洲启蒙运动的介绍,但“启蒙”一词远未通行,更不可能成为当时人对新文化运动的界定。北伐之后,现代意义上的“启蒙”概念才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

——摘编自陈建守《近代中国“启蒙运动”的翻译、书写及挪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诉求,并简析这些诉求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启蒙"概念演变的进程。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这使希腊形成一个开放的社会,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从古希腊人让众神地位平等,到希腊人的多神崇拜,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摘编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摘编自(美)A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许多改革社会的建议,在经济领域内实行自由放任主义,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

在政治上实行“主权在民”的理论;在宗教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反对政教合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并说明文艺复兴时的“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的当时欧洲社会发展的主要需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精神。绘画虽仍主要服务于教会,但已“超越教会的要求”而呈现出“真实世界”的图画。艺术家倾心于研究和再现事物外部形象,逐渐地接管了人物形象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写实主义)。人物面部和衣饰的概念化处理,已让位于准确无误的自然主义再现。

——摘引自汉文《布克哈特的艺术观》

材料二   康德提出“要敢于运用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口号,可以说“理性”开启了欧洲的“启蒙运动”,他们的思想家用“理性”扫除对天主教的迷信和世俗的愚昧,在欧洲发生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运动。同时,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以及英国的思想家等提出一整套政治科学,发展民主共和制度。

——摘引自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材料三   18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渴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为改造自己身上的奴性而斗争,这种奴性源于家庭权威而不是神权专制。历史条件的差异使得启蒙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

——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初欧洲所出现的“新精神”的主要特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本质共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启蒙”的内涵和指导思想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