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18世纪苏格兰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如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等。历史学家将此称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它与法国启蒙运动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格兰启蒙运动发生于光荣革命之后,1707年与英格兰的政治合并更进一步确认与保障了自由宪政体制,因而可以说它本身就是在一种自由主义的政治生态下兴起的。苏格兰启蒙运动所持有的“常识理性”又称为“经验理性”。这是一种外视的、归纳的、肯定的理性,表现为审慎、改良和渐进的精神气质。“常识理性”坚持理性范围在于事实领域,即经验世界。理性是一种知性的能力,通过对感觉经验的归纳获得相对真理,也就是获得一种实用的知识,而不是精确、永恒的真理。因此,理性不能成为合理性的唯一标志,也不能构建一个普适性的合理体系。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持有的“建构理性”又可称之为“先验理性”。这是一种批判的(否定的)、建构的理性,表现出激进的、革命的和断裂的精神气质。“建构理性”把理性看做人的标志,包括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方面:认知理性是一种发现真理、建立真理和确定真理的能力;而实践理性则是人类行动的道德律,具有无私、善的特点,它高于情感,并制约情感来依照道德律行动。

——摘编自《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苏格兰常识理性与法国建构理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将进步与创新的观念注入时间意识,形成了“古代—中世纪—现代”的历史发展三阶段论:古代世界产生了许多“精华”的文化,中世纪是“黑暗、愚昧”的,而现时代则“创造了更为本富和完善的知识"。他们主张从现在出发去理解解过去和展望未来,人生的目的就在于创造伟大事业。

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使人类社会线性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启蒙思想家阐述了人类理性的发展过程,从哲学上构想了一种人类历史不断进步,并且有着无限前景的历史体系。他们认为随着理性的不断展现,历史可向未来无限伸展。现代史学家继承了近代以来的线性时间观,他们将一系列历史事件串联在一段线性时间上,巧妙地展开某一历史主题。如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从美国革命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着重说明“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在美国实现"这一主题。

——据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等


(1)根据材料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文主义者与启蒙思想家历史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提出一个“历史主题”,并选择恰当的历史事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列举三个以上的史实,主题价当,逻辑清晰。)
2021-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世之欧洲,若以世纪论,每个世纪都有创新,而17世纪却为人重视不足。实则,这是很要紧的一个时期,上承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洛克还根据英国的革命写了一份论“政府”的总结性文字,起了近代政治、文化的开山作用;下则启发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启蒙运动中,许多启蒙运动者本人就是科学家,如达朗贝尔是数学家,霍尔巴赫是矿物学家,拉美特利是医生,孟德斯鸠写过多篇科学论文。有的启蒙思想家积极宣传普及科学,如伏尔泰在英国逗留期间学习牛顿的科学成果,自称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源于三个基本前提:宇宙由自然而不是超自然力量支配,可以认识;严格应用科学方法可以认识每一个问题;人类可以被教化而进步。前两条来自科学革命,后一条则出于洛克的思想。近代科学对启蒙运动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或精神,即经验加理性的影响;二是普及科学知识,以此为武器扫除宗教,扫除愚昧和迷信。科学促进进步,形成进化的观念。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2-0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沽《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冷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材料三   18世纪各门类科学确立以来,科学的实证、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启蒙自由、怀疑批判精神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启蒙运动在反封建、反教会方面较文艺复兴更加明确和彻底,沉重打击了教会和专制政治。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给以上三则材料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0-11-11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一个对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发展系统,它处于一种不停息的“自组织”运动之中,不断与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条件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这个文化系统的内结构与外结构保持动态平衡,相与和谐。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7-2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权力制约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论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并不是说这三种权力不能有任何的关联,而是说一个部门不能同时拥有两种或者三种全部的权力。这不意味着,立法权不可以由两个部门分享,比如说议会行使主要的立法权,但是国王可以享有否决权,可以否决议会立法,这也被理解成国王部分地享有立法权,这样的一种分享是为了牵制立法机构的权力,否则,它可以制定任何法律。三权分立恰恰需要这样的一种关联和牵制,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

——王建勋《美国宪法为何要实行分权制衡》

材料二   防止滥用权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美国宪法中三权之间就不是完全分离的”这一说法。
(2)综合上述材料所提供的角度,结合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如何有效地制约权力”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9 . 17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   在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可以被命名为“解放的启蒙”的启蒙运动,或者说,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实质上就是一次“解放的启蒙”。因为这场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把解放作为一项事业而加以追求,并围绕着这项事业而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动,缔造了工业社会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对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言,其价值追求中的最为基本的内涵就是对人的肯定。是因为肯定了人,才要求否定“神”以及一切外在于人的压迫力量,呼吁人从所有束缚中解放出来,即打破一切枷锁。包括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属于解放的范畴。

——张康之《论解放的困境与历史选择再出发》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的根本诉求及主要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的启蒙”出现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18、19世纪史实,以“解放的启蒙”为主题提炼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20字左右)
2020-07-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10 . 启蒙运动中法国文化圈出现了研究中国热,而近代中国也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研究中国是启蒙思想家们的重要课题之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中国的皇帝拥有绝对权威,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而是以皇帝的意志决定一切,这是他将中国归为专制政体的主要缘由。伏尔泰十分欣赏康雍乾的统治,认为皇帝自身受到儒家道德的约束以及文武百官的监督,同时又以道德来治理天下,是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

——摘编自崔婕《论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两种中国观》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思想伴随着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起传播到中国,在中国革命的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等方面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摘编自朱勇《欧洲启蒙运动及其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政治体制认识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热衷于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意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启蒙运动与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这一主题,提炼观点并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0-07-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