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古代中西方思想存在着异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尤为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在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都出现过飞跃,下面是思想家们流传下来的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出现了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比较古希腊思想家和同时期中国思想家研究内容的异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当时中西思想存在的差异的表现。
2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教规B.用理性目光,审视人类社会
C.提倡科学归纳或实验的方法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020-01-16更新 | 75次组卷 | 4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领航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伏尔泰在给他的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材料四: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1)归纳材料一中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三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四与材料一的侧重点各自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限制君权,首先得明辨君臣之间的关系。“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都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其次是设立丞相,以防止君权过分膨胀;再次设立学校,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在教育上提出“使治天下之具(人才)皆出于学校”。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经济政策,主张“均田”、“齐税”而又不排斥富民占田的“井田制”构想。故此黄宗羲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材料二: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在经济上,他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在政治上,他提出“天赋人权说”,主张自由平等,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歌德称赞“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1794年卢校的遗体以隆重的仪式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1)依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卢梭与黄宗羲思想的异同点。
(2)卢梭与黄宗羲的思想对其所处时代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请分别指出其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是只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

——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   诚然在民主制下,人民似乎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政治自由并不在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应当经常悬于心目之中的是何谓独立,何谓自由。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别的人都会同样有这个权利。

——摘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三   这个世界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启蒙思想家克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主要手段?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6 . 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

——朱熹

材料三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李贽

材料四   图片

材料五   “打倒孔家店”。“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

——陈独秀

材料六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材料四、五分别是哪个派别的观点?根据材料四、五说明他们是怎样对待儒家文化的?

(3)从材料四到材料五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4)根据材料六,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2018-10-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在一次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时,一名比较粗心的同学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进行了以下归纳。你认为错误的是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 ③前者侧重于宗教改革,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8 . 雕塑家罗丹(1840-194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B.提倡用归纳或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D.倾向自由,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2018-03-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这里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是指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各种定律和学说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民主,反对君主政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