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追求人的自由和政治的民主是众多思想家思考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理性时代”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编写

材料二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大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从此就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期望亦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1)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伟大的人”的名字以及其伟大成就。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二中两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围绕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8-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希腊的神话故事中,神并不走严肃呆板的崇拜符号,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会结婚生子,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会高兴,会悲伤,会自私,会嫉妒,他们也有凡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简而言之,他们是被希腊人神化后的凡人。所以美神阿芙罗蒂德虽残缺了双臂(即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仍然以神的姿态感染和震撼了无数的人。神性与人性赋予了石块以蒸腾不止的生气。她使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神性与人性的融合。

——摘编自齐宇飞《从古希腊雕塑艺术看希腊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十八世纪,西方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启蒙运动。它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但它比文艺复兴运动带有更加猛烈的政治革命的性质。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它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些权威是什么。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重新构建人类秩序。

——摘编自李晓燕《浅议西方文化对“理性”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内涵有何不同,并结合材料一说明西方人文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共同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这以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

——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影响衰落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明代思想家李贽在《藏书》写道:“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叙述道:“他(孔子)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

材料三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说:“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士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陈独秀写道:“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材料四   【欧洲时报伦敦报道】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习近平和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1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习近平指出,多年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教职工为介绍中华文化、沟通人民心灵、搭建友谊桥梁倾注了大量热情和心血,取得了可喜成绩。


(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什么学说?概括孔子提出了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贽和伏尔泰对孔子的态度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同属资产阶级代表的康有为和陈独秀是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4)根据上述四则材料,古今中外对待孔子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
2021-01-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古希腊直到19世纪,西方理想人(性)的培养即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相当广泛的科学内容。其中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声学)是主要的核心科目。古希腊思想是在首先探寻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后来对“认识你自己”及其道德生活的诉求:中世纪中后期对自然的研究及其相关的智力活动的兴起,推动学术和思想的复兴,才有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科学研究及其教育的实质是人的心智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它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基础性的。

——摘编自王荣江 《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材料二 在德国启蒙运动和德国历史背景的影响下,德国的科学发展带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德意志民族的知识分子忠诚于国家富强。在批判主义的倡导下,德国的科学文化又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康德哲学的理性批判是德国启蒙时期的思想解放的标志,创新意识是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用怀疑、发问、挑战权威来提出不同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在理性的自由引导下,德国的学术蓬勃发展,形成科学——技术——生产相结合的科学模式。

——摘自李思宇《德国启蒙运动及其对德国科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对人文精神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德国科学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科学与思想关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马生祥《法国现代化研究》等整理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早期,启蒙思想家在一种热烈的氛围中,援引中国,赞美中国;广大民众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认同了启蒙思想家的援引和赞美。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启蒙思想家也批判中国文化中的负面因子:文化自足而不事外求,因而保守、因循,成为民族精神的顽症;道德伦理系统中空疏、虚伪的流弊;君主专制既有开明的一面,又有黑暗的一面;文化在各个门类方面的发育程度是不平衡的,只尊重直接与人类生活、社会幸福有关的学问,其结果是人文科学畸形发达,而自然科学则呈停滞状态,正与欧洲相反。

——摘编自余建华《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中国文化观探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所处的的社会环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启蒙思想的影响。
2020-11-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倡导的法治,与中国历史上法家主张的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法家的法治,根植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黄宗羲的法治,直接来源于他的民权理论,即权力源自人民,而建立的法治,则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天下之法”,法治根植于民权之上,并体现全体人民的利益,成为维持社会生存的重要工具,这与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观点非常接近。

——摘编自杨永华、赵亮《中国的卢梭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民主法治思想述评》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国家的法律应该充分体现和保护公民自由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私有权。财产私有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拥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会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裕和繁荣。伏尔泰写道:“自由和财产是英国人伟大的理性声音.是自然的呼声.地产的所有者种植自己的世袭土地比种植他人的土地要好。”但卢梭却认为,私有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并不是永恒的。“当他们仅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还都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编自宋全成《欧洲启蒙思潮中的两大派别之比较——以自由平等观为例》


(1)根据材料-,指出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黄宗羲法治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伏尔泰和卢梭对私有财产的看法,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摘编自【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

——摘编自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欧洲启蒙思想“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充分肯定人性及人的感性欲求的合理性……他们认为,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这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的态度和行动深深触动了每个人的灵魂。“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已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句名言。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词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提出了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对剥夺人权的暴君政体进行激烈的抨击。孟德斯鸠建议实行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权分立制,同时还强调了三种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卢梭的思想更为激进,他在呼吁实行民主制的同时,提倡起义或革命的权利。

——摘编自冯国超《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说明启蒙运动破坏了哪些“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启蒙思想的主要政治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出现,说到底是在城市里发生的。学校教育在中世纪的基础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鼠疫)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

——摘编自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直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一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出现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丰富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2020-11-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八所省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