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看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跶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及主导价值》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偏居欧陆之外的大西洋一隅,造成中世纪时期的教会控制力一向薄弱于欧陆诸国,个人主义政治文化传统逐步形成。17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分层社会,且开放性的社会结构更具流动性。学者培根重点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科学。牛顿三大定律使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这给人们长期遭受禁钿的思想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远非今人所想象。“因信称义”和“宗教宽容”的信条日益深入人心,当君主的统治与上帝相背离时,教徒主张“顺服上帝、不顺服人”,对其统治进行监督与反抗。这种理念体现了包含“人权”“民主”诉求的启蒙思想与宗教改革思想内涵之间的深厚渊源。作为泛欧启蒙运动的先声和中心之一,英国启蒙运动的生成是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英国在普罗大众的思想洗礼之中,揭开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序幕。

——摘编自谌章明《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启蒙运动批判的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科学、理性,力图打破强加于民众头上的精神枷锁,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构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和基本制度。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认为国家领导人的权力源于人民,人民主权高于一切,既不可剥夺,也不可以转让。

——摘编自王洪斌《启蒙运动与历史环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关于人信仰的主要观点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对当时欧洲产生的影响。
2020-09-0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卢梭歌颂自然人,主张“自然状态”是人类的黄金时代,那时任何人都没有一种自然的权威驾驭他的同类,处于自然状态的人才真正合乎人的本性。卢梭旨在
A.阐释人民主权说B.主张社会契约论
C.强调自由平等D.弘扬人的价值
2020-09-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0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作品名称内容简介
春秋《左传》“晋(景公)其大夫赵同、赵括”,赵氏家族遭杀戳主要由于君臣矛盾的冲突。
西汉《史记》(屠岸)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期、赵同、赵括、赵婴(注:四人均为赵盾的异母弟)齐,皆灭其族”,认为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屠岸贾与赵盾两位大臣之间的矛盾。
元代元杂居《赵氏孤儿》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屠岸贾的诬陷,全家被杀,赵盾门人程要偷偷将赵氏狐儿带出宫,隐藏起来。为新草除根,屠岸贾下令杀光晋国一月以上半岁以下的婴儿;程婴用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为赵氏孤儿替死。20年后,赵氏孤儿发动兵变,杀屠岸贾全家,恢复其社会地位。
18世纪法国戏剧《中国孤儿》(伏尔泰改写《赵氏孤儿》)成吉思汗颠覆宋廷,宋皇把自己的婴儿托给尚德抚养。事情败露后,尚德决定以自己的孩子代替朝廷遗狐,遭妻子反对,她认为,“天底下应该人人平等,皇帝的婴儿和百姓的婴儿价值相等”“为什么忠义精神竟包含着如此残酷的内容?”这对夫妇的品德感化了成吉思汗,最后赦免三人之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故事内容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应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2020-07-11更新 | 6638次组卷 | 7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 (山东卷)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关于理想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2020-0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如果人不用一种普遍的意志代替他自己自私的个别意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将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德国哲学家谢林也讲过,“作为其自我实现的个人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他们都主张
A.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B.自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
C.对自由意志的尖锐批判D.法律对个人权利的约束
9 . 洛克认为:“自然法是所有的人、立法者以及其他人的永恒的规范。他们所制定的用来规范其他人的行动的法则,以及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行动,都必须符合于自然法……既然基本的自然法是为了保护人类,凡是与它相违背的人类的制裁都不会是正确或有效的。”材料表明
A.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学说B.罗马法成为近代立法规范原则
C.生命价值和生命教育颇受重视D.自然法高于人定法和人定权力
2020-01-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至18世纪,以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打出“人权”这一鲜明旗帜,反对一切外在权威。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摧毁天主教权成和宗教偶像,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新的致权。他们在宗教、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教育等多个领域对现实的黑暗和不公进行猛烈批判,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摘编自张帅《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主要代表思想家理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与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有着很深的渊源,二者都对各自所处社会的封建文化进行激进批判,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理性精神的崇尚和革命导向作用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一致的。然而,“18世纪欧洲启蒙学者渴求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为着改造自己身上的奴性而斗争,这种奴性源于家庭权成而不是神权专制。”中国的启蒙更是在外侮不断、列强侵略的情况下反对封建礼教为打破愚昧无知对人们的侵蚀而进行的被动性启蒙

——摘自王志红《中西启蒙运动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思想解放运动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法两国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020-03-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九师联盟2019届高三押题信息卷1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