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比萨斜塔,伽利略在此做过落体实验;右图苹果落地,牛顿思考它的原因。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下图是一幅法国著名绘画作品。



请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采用的主要方法。
(2)举两例说明材料二中“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的说法。
(3)据材料二、三,说明近代科学引起了什么思潮的产生?恩格斯认为在这种思潮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4)材料四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分别是什么?这种作品反映了人们对材料三所述的现实的失望情绪,体现了什么文艺思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德斯鸠认为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这句话体现的是
A.人民主权说B.开明君主制C.社会契约论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4 .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体制,建立共和政体B.消灭私有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019-08-10更新 | 721次组卷 | 8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阉党迫害致死。早年从事反对阉党的斗争,清军入关后从事抗清斗争。眼看复国无望,遂潜心著述,写出了《明夷待访录》,系统阐述了其社会政治思想。书中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猛烈抨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之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在他看来,应当革去像桀纣那样“独夫”的“君”得到像汤武那样受百姓爱戴而尊为“父”、“天”的“君”。君与臣应该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共同负担人民公共利害的“分工关系”。他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极限,并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卢梭(1712-1778),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他同情民众疾苦,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位。他认为“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要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在卢梭看来,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自己来代表,人民不需要找一个主权统治者。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黄宗羲、卢梭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卢梭主张的相同之处,有何主要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2019-04-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伏尔泰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如苹果坠地的故事便是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科学故事。伏尔泰此举意在
A.启发平民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B.借用牛顿学说抨击宗教神学
C.推动宗教改革走向高潮
D.推动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2019-04-01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750年,德国史学家杜谷描绘了一幅人类思维认知方式演化发展的图景:假想的神﹣“本质”和“功能”﹣观察、经验验证和逻辑演绎。这反映了
A.人类思维认知方式的不断进步
B.近代科学对启蒙思想家的启示
C.社会历史运动发展具有规律性
D.人文主义者对宗教迷信的批判
2019-03-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末历史试题
9 . 十八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魁奈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
A.主张经济自由
B.意在规范市场
C.维护商人利益
D.推崇契约精神
2019-0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广漠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但是我不晓得,一个国家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还能有什么荣誉可说呢。……加之,我们的商人从没有告诉我们教士们所谈的这种品德;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商人们所说的关于那里的官吏们的掠夺行为。……在那个地方的一切历史里,是连一段表现自由精神的记录都不可能找到的。那里,除了极端的奴役而外,我们将永远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帝国(指中国)最早时代,便允许人们在皇宫中一张长桌上写下他们认为朝政中应该受谴责之事,这个规定在公元前2世纪汉文帝时已经实行……这一重要事实推翻了《论法的精神》中对世界上这个最古老的国家提出的笼统含混的责难。……他(中国皇帝)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这个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 伏尔泰和他的启蒙思想家视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因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对一个被启蒙思想鼓舞过的理想的开明君主来说,与士绅阶层一起商议国事是一个本质特征。伏尔泰相信中国儒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可以作为欧洲社会伦理和政治的榜样。……通过伏尔泰和其他启蒙思想家的努力,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取代语言和历史,开始对欧洲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美)孟德卫《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材料四 参考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辛亥革命史》
章开沅等
人民出版社
《近代自然科学史概论》(上册)(注:该册收录了15—17世纪的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张瑞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马迪厄
商务印书馆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概括孟德斯鸠、伏尔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
(2)根据材料指出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来源。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人思想共同之处。他们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不同,但其用意相同,请指出其相同的用意是什么?
(4)综合材料一、二、三,从两人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5)如果要对启蒙思想作进一步的研究,材料四所列书目中,你选择哪项作为素材?并简要陈述你选择的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