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一些学者认为,霍布斯撰写《利维坦》是为一次已经成功的革命进行总结和辩护,而另有学者却认为,他实际上是在呼唤革命、设计革命后的政治体制。判断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主要的依据应该是
A.霍布斯的家庭出生、学习经历和研究B.学者对《利维坦》的评价
C.《利维坦》的主要内容D.《利维坦》的写作背景、出版和发行的经过
2 . 有人评价:“它”极大地动摇了有组织的“牧师的宗教”的权威,根除了大量的迷信、教条和偏见,改变了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方式,闪烁着“现代性的筹划”的光辉,却也陷入了“科学的谬误”之黑暗,引起了以科学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性危机。材料中的“它”
A.主张“以人为中心”B.倡导进行宗教改革
C.构建出“理性王国”D.研究人类反思人类
20-21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
A.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B.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C.倡导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D.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4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由此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D.人们对人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学者罗伯特·达恩顿指出:“(18世纪中叶)《百科全书》的基本要素并非来自对遥远将来的法国和工业革命的先见之明,而是来自一种尝试,试图在理性并只在理性的支配下勾勒出知识世界新图景的新边界。”由此可推知,达恩顿认为《百科全书》的重要意义在于
A.为法国勾画了完美的政治蓝图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
C.用理性标准衡量一切人类活动D.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7 . 虽然作为启蒙运动“旗手”的伏尔泰大半生都在抨击“邪恶”的教廷与愚昧主义,并因此得到怀疑主义与藐视教廷的评价,但他一直信仰上帝,甚至算不上是社会或者政治改革者,他只是用其锋利的笔触抨击社会问题。由此可知,伏尔泰的思想
A.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特征B.体现出深沉的宗教情怀
C.未触及现实的政治问题D.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8 . 对启蒙运动的认识就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思想观念这一维度,不可否认,启蒙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本质上,它以理性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思考方式。由此可知,启蒙运动
A.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促进了理性主义发展
C.指导人们创立新社会D.促进了自然科学产生
9 . 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行动,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相同之处有
A.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C.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主精神D.推动了当时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批著作家,把他们的时代比做一个人类由蒙昧进入文明、由黑暗进入光明的黎明时期。强调,新时代迫切需要由知识来扫荡人心中的迷信和无知,需要由理性的力量来支配人类生 活的一切方面。这表明该运动
A.致力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B.创立了独立于罗马教皇的新教派
C.范围限于英法两个欧洲的国家D.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束缚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