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欧洲政治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有
①宗教神权的思想②主张“主权在民”③限制“公权力”思想④要求人人自由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16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也可以说,他们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据此可知,“他们”
A.撩开教会神学的面纱崇尚人文精神B.主张《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C.批判神权和封建制度推崇理性主义D.倡导人非工具
2021-05-0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启蒙运动则是抛弃宗教外衣,公开批判封建专制。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人文主义的发展成熟B.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C.科技进步推动思想解放D.以人类的共同属性为前提
2021-05-07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卢梭说:“既然无人对自己的同类享有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不能创设任何权利,那么,我们必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约定是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社会契约,反对专制特权B.强调天赋人权不受侵犯
C.宣扬共和制政体的优越性D.认为个人自由服从公共意志
2021-05-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国家不是公民权利的创造者,而是由公民权利派生的,是契约之下的产物,国家的权力应该属于所有签订契约的人民,不能捍卫或侵犯了公民权利的政府,就违背了人们建立政府的初衷,就没有合法性。这一学说
A.正确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问题B.推动了近代民主宪政政体的建立
C.标志着社会契约论臻于完善D.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1-05-0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指出:在各民族历史中,中国的史籍记载是唯一建立在天象观察的基础上的,因此基本上是无可争议的;而且中国史籍中“没有任何神迹、预言,甚至丝毫没有别的国家缔造者所采取的政治诈术”。伏尔泰旨在
A.推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B.促进广大民众人文精神的觉醒
C.肯定中国史籍记载的严谨D.为国内政治斗争提供理论依据
2021-05-05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编纂《四库全书》是继修纂《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举动。这部大型丛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有计划地征求当时国内所有存书起,共花费了十三年时间,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修纂而成。它主要是对重要文献的分类编排与汇辑,它的主要用途是仕途举子学习和参考之用。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却没能收录其中。作为一部丛书,延续了自晋、隋以来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共编辑了从古到当时的3457种著作,计有79070卷。编纂这部大丛书,出力最大的是纪昀,而所动用的抄写人员有一千五百余人。《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写七部,另外还有副本一部。编纂《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也销毁和删改旧书图书3100多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751年至1772年,狄德罗编写的《百科全书》汇集了伏尔泰、卢梭、霍尔巴赫等160余位作者的智慧结晶。这部书采用了百科全书的形式,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传了科学和理性,起到了批评迷信和反对专制的作用。下表为《百科全书派》主要作者及其编纂条目表:

撰写人涉及学科条目代表作
伏尔泰历史学、哲学历史、智慧
孟德斯鸠哲学情趣(品味)
卢梭政治经济学、美学音乐
霍尔巴赫政治经济学、化学、宗教史、自然史
达朗贝尔前言、数学、物理学日内瓦
迪德拉美学、农学、手工艺、政治学、哲学艺术、农业、手工业者、钢、自然法、爱真理者、政治权威

——摘编林硕《从<百科全书>与<四库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法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书编纂的相同之处并分别对两书的编纂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书所透视出的中法文化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9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两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两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10 . 17世纪开始,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最前沿的尼德兰和英国,兴起了一种新的学说,思想家提出了在理性学说指导下的自然、人权、法制、社会契约等一系列观点,用于对抗封建主义下的王权、神权和特权。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B.早期启蒙思想萌生发展
C.尼德兰神权色彩最浓厚D.英国最早走上资本主义
2021-04-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