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既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持此观点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018-03-08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视自然为人的知音,认为“知我者,其天乎”。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说明人心与“天心”是相通的,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董仲舒更是明确指出:“事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明确地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从泰勒斯到德谟克里特,研究的重心都是强调自然界先于人,是宇宙的本原。然而,他们的研究方法是把人与自然分离开来进行,似乎人类只能消极地接受自然的支配。自德谟克里特以后,注重对人的研究。可是其方法仍然是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贬低自然的力量,强调人类的力量,走向了人类中心论。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走向,首先是从智者学派开始的。

——龚平《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及启示》


(1)依据材料,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儒家与古代希腊哲学家的“天人观”变化历程。对东西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有学者指出,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在西欧,空间的概念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结合经济、科技和艺术等方面的史实,解释你对这一结论的理解。


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开放的口岸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形成的沿海开放格局
(3)读上图,分别说明近代开埠通商与当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020-07-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A.甲B.乙C.丙D.丁

4 .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材料二:

时期人物主张
6世纪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13世纪阿奎那(意大利神学家)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17世纪早期格老修斯(荷兰思想家)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17世纪晚期洛克(英国思想家)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18世纪卢梭(法国思想家)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材料三:清前期修订的《大清律》一直沿用到近代。该律法的特点是以官僚机构组织法和刑法为核心。其内容包括行刑、户律(田宅、婚姻等)、兵律(军政、邮驿等)、刑律(人命、盗贼、斗殴等)、工律(河防等)在施行中,由地方行政机构行使判决权。1905年起,沈家本等人修订、编纂了《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商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和《刑事诉讼律草案》等。新刑律采用西方近代刑法典的体例,取消了适用刑罚上的等级制度。民国初年,伍廷芳提出“视一国之文明与否,需视其司法能独立与否,并其执法廉明与否。”他草拟的“宪纲大旨”包括保护基本人权等内容。在实践中,他坚决反对上海当局不通过法律程序随意捕捉人犯的行径,并推动中国第一次实行陪审团参与审判。他致力于普及现代法律观念,塑造司法新形象,并希望收回外国人在华的法律特权。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2)阅读材料二的表格,分阶段概括西方人对于自然法的认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各个阶段产生这种认识的社会背景。

(3)结合所学,解读从清前期到民国初年中国法律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5 . 古希腊的下列哲学家,主张“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的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6 . 思想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1)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受到了古代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启迪:“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蕴含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请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造成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世人“犯罪”以后,就失掉了上帝的爱,谁要想重新获得爱,除了必须绝对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外,还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补赎罪过……
——圣经注释摘要
材料二 我是一个人,当爱情鼓励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一位意大利诗人
材料三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请回答:
(2)对于爱情,材料一和二的看法有何不同?本质区别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思想内容。材料三与材料二,两者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11-08-29更新 | 5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