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苏格拉底在探讨具体问题时,多次表示自己陷入了“疑难”。在《会饮》《斐德罗》等对话录中他多次宣称,只有神才握有智慧,而人是不可能掌握智慧的,只能追求智慧。其认知
A.体现出对理性的尊崇B.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C.否定了神的主导地位D.标志着人类自主意识出现
2022-01-0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苏格拉底和王阳明的相关言论。由此可知,两位思想家都
言论提出者
天下无知识,天下绝无道德。知识者,道德之体,而道德者,知识之用也。是谓“知德合一论”苏格拉底
知外无行,行外无知。若俟知得真时去行,则必终身不行,亦必终身不知王阳明

A.主张“知行合一”B.注重对道德的遵从
C.强调知识的善性D.热衷探寻万物本源
3 . 王阳明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与此观点相近似的是
A.普罗泰戈拉B.卢梭C.苏格拉底D.伏尔泰
2022-01-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说道:“正是为了善,我们才做其他事情,包括追求快乐,而不是为了快乐才行善。”他意在强调
A.善是人生目的B.认识你自己C.美德就是知识D.快乐是根本
2022-01-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圣徒和殉道者,他将自己比作雅典的牛虻,不断地叮咬它、激励它。关于苏格拉底,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A.真正地将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
B.认为精神世界的形式赋予物质以确定性
C.用生命诠释了人类理性和思想自由
D.质疑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智者的思想
2022-01-0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人曾评价某思想家“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盛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思想家观点的是
A.万物皆由水生成B.认识人自己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非工具
2022-01-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写道:大多数人……之所以避开或趋向某一件事情,是由于受到了异鸟或遇到它们的人们的启示,但苏格拉底则照着心中的思想说话。该言论强调了苏格拉底的
A.自我认知B.科学理念C.唯心主义D.唯物史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亚里士多德把非城邦政治称为野蛮政治,他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着重强调城邦至上理念B.宣扬理性主义精神
C.反对公民追求个人权利D.赞成雅典直接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被以不尊敬城邦的神及引进新的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告上民众法庭,审判前他的朋友海尔盖莫尼斯对他说:“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言论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古代雅典
A.人文精神深刻影响民众B.司法审判程序尚不完善
C.言辞表达决定法官审判D.司法审判贯彻民主原则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柏拉图的《申辩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苏格拉底:我像一只牛虻,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据此得出苏格拉底“叮人”的目的是
A.提升雅典城邦公民的素质B.要求雅典臣民之间相互学习
C.为了解救雅典人的精神危机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
2021-12-2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文化史-考点33西方思想解放历程和科技文艺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