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元杂剧《冯玉兰》第一折中有这样的台词:“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下列西方名言中与“知书达礼”的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认识你自己”
D.“知识即美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智慧谋划的结果,勇敢是能够为了维护正义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做出牺牲,勇敢保持的前提就是承认、维护和服从特定的秩序。材料表明柏拉图
A.注重道德培养
B.强调整体利益
C.维护城邦民主
D.弘扬个人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这表明柏拉图
A.主张社会精英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
C.奠定了近代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D.是希腊人文思想的初创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2019-05-12更新 | 1160次组卷 | 27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4 欧洲文化的形成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B.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C.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
2019-04-26更新 | 136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练习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褒读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C.追求道德和正义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灵魂中包含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要素,理性在价值上无疑属最高层次,欲望属最低层次。……一个有德性的人应该使理性居主导地位,统帅激情,控制欲望,这是人的灵魂的最佳状态。据此,这位哲学家进一步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建立一个“理想国”
D.人按本性要求过城邦生活
2019-03-2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
A.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
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
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
D.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
2019-03-29更新 | 563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练习:第5课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不接受任何未经论证的东西,站在伟大的传统面前,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要把伟大的传统放在他的辩证法之上来衡量。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美德即知识思想
B.否定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开启雅典的精神觉醒
D.具有理性主义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外界的环境和人事常常变化,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人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梳理,不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这反映了
A.肯定知识即美德
B.人不必要遵守法律判决
C.人要追求自由平等
D.人要不断地认识自我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