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1 道试题
1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你们当中有些人有主宰的力量,而神在创造这些人时,掺入了黄金…有一些人由白银铸造而成,他们将作为辅助者…另外那些将成为农夫或工匠的人,则是用铜与铁打造的。”这说明柏拉图
A.对雅典民主制度持赞美态度B.强调神高于一切
C.理性思考了雅典的民主制度D.肯定了人的平等
2 .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B.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C.教育能使人认识美德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2021-11-01更新 | 401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认为知行是一致的;道德就是知识,知识就是道德,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一定能为善不为恶。没有人故意为恶。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强调美德即知识B.指出美德源于教育C.提出认识你自己D.主张知善行善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将自己的研究对象转向人类的内心世界,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德行可教",并主张"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建立社会道德价值观B.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C.研究重点由人类转向哲学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格拉底说:“神特意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它就好像一匹良种马,由于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需要某些虻子的刺激来使它活跃起来。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的权利B.振奋城邦的社会使命感
C.抗议雅典司法的不公D.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失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6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19-01-30更新 | 1974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8 . 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这表明当时雅典
A.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相通的地方”是
A.探讨社会伦理B.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C.理性思维方式D.注重宇宙自然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经常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通过谈话揭露对方的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因为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学派,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
A.适应现实需要追求功利
B.研究重心转向人和社会
C.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D.追求知识及人的自我约束
2019-06-01更新 | 878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