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900次组卷 | 44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仰神,并由此受到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他被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上表明(   
A.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都因犯罪遭受到了处罚D.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2021-05-14更新 | 279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
C.“美德即知识”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2021-01-27更新 | 4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在谈到苏格拉底的信仰时说,苏格拉底对传统宗教的神的信仰、对他们的道德化以及对一个更高的完满的神的设想是同时存在的。该学者认为,苏格拉底的做法(        
A.将其思想融入了对神的信仰B.表明他已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
C.否定了智者学派的人文精神D.反映了希腊商品经济的落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从根本上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B.认为人要有理性的认识
C.使哲学转向了对自然的研究D.强调人应有高尚的品德
2020-11-2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创造者,对人类的福祉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发明了数字和文字、船和帆;教会人类观察天象,用文字交流,驾驭牲口,采矿冶炼,农耕技艺,使人类生存得更舒服。更为重要的是,普罗米修斯冒着触犯天神的巨大危险为人类盗来了天火,使人类悄悄地踏进“文明的门槛”。

——摘编自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材料二 普罗泰格拉说:“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材料三 有位富人问苏格拉底:“我现在过得很富有、很幸福,求知干什么?”苏格拉底说:“所谓的幸福即至善,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驱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追求美德……而使一切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


材料为古代西方历史人物的言论及所为。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体现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2020-11-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倡导美德D.强调理性
2020-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曾说:“所有智慧和理解力的根源包含在这句话中‘人’认识你自己”,这反 映苏格拉底
A.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并创立诡辩学派B.开始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
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社会D.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在传道解惑的时候分文不取,安提丰质疑苏格拉底的生活因此穷困潦倒。苏格拉底回答道:“我没有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主张扩大受教育范围B.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C.重视人的素质和内涵D.继承智者学派的教育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