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23-24高三上·山西阳泉·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4世纪以后,在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曾出现希腊文化被当地民族利用和改造的现象。如阿波罗被认为是佛陀,赫拉克勒斯成了护法金刚,特洛伊的故事则成了印度、萨珊波斯艺术的主题。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B.亚历山大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C.亚洲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D.希腊建立起环地中海商业霸权
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廖申白主张应把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德”译为“德性”而非“美德”,因为它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不但指人,还包括那些不属于人的事物,而“美德”只适用于属于人的好的品性或行动。也有学者认为,“德性”的译法也不能充足地表达该词所蕴含的丰富涵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伦理中“德”的概念存在争议B.苏格拉底哲学中“德”的概念缺乏理性
C.“德”在汉语学界最好的翻译还是美德D.苏格拉底“德”有截然相反的双重本性
2022-05-25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专题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022·江西宜春·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这表明古希腊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B.哲学发展有永恒性
C.具深厚的人文意蕴D.自然哲学不断发展
2022-04-12更新 | 1249次组卷 | 15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6 古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2022·河南开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提出通过审视人自身心灵研究自然B.旨在区分人文主义真假问题
C.主张要对智者学派的思想进行反思D.反对希腊现有民主政治制度
2022-04-02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2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陕西榆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有关雅典民主制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所体现出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思想家言论
苏格拉底公民大会是一个由擀毡工人,补鞋近、铜匠.农民.批发育和在市场上斤斤计较贱买贵卖的二道贩子组成的
亚里士乡德民主政体可能助推平民大众助迫富人

A.暴民政治、社会等级森严B.主权在民、男女地位平等
C.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D.公权至上、限制个人自由
2022-04-01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2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2022·河南洛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
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
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2021·湖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879次组卷 | 4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8美育、体育、劳动教育
21-22高三上·河北唐山·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当苏格拉底看到一个雅典公民因长途旅行感到十分劳累,而他的奴隶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却没像他那样疲惫时,苏格拉底指责道,一个有教养的人竟然不如一个奴隶,这是一种耻辱。在他看来,体育锻炼的意义在于培育公民
A.健康强壮的体魄B.追求美好心灵的养成
C.坚持不懈的毅力D.对雅典城邦的荣誉感
2021-09-18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2期)-专题1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021·浙江·模拟预测
9 . 制度创新和人文情怀是时代的两个重要驱动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重要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格拉底的灵魂深处,为了坚守自己的理念,他选择了“神所给予最容易的死法”,规避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他表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选择死亡,直面死亡,等待死亡,临危不惧。对于死亡,他毫无申辩之词,因为他认为他是在践行真理与正义,在他的思想中,“守法就是正义”,违背了神的意志的“法”,就是非正义。最终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自(古希腊)色诺芬《苏格拉底评传》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对这种模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亚当·斯密和大为·李嘉图从经济学的角度予以支持,杰里米·边沁则从伦理学的角度予以支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论证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只有在最“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会对经济规律不受节制地起作用,才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富强。杰里米·边沁告诫说:良好的社会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追求到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时,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才能够实现。斯密——李嘉图的“自由经济理论”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是英国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走上了自有资本主义道路。

——摘自钱乘旦许杰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防御德国和意大利,在边境线上修建的一批国防永备工事的总称。还在设计筹备阶段时,它就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军方的注目。建造完成后,其规模之大、构思之精妙,都不禁让人啧啧称奇,一时间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要塞”。但是,由于法国在“二战”前期迅速败北投降的糟糕表现,使得战后马奇诺防线背负了太多的骂名。

——摘自翁伟力《最强防线的破灭——二战马奇诺防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选择去“死”的原因。结合所学,苏格拉底“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后世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化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从最“自由”的状态这一角度指出英国实现工业化的经济学理论、代表作及其对英国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目的。结合所学,说明“马奇诺防线背负了太多的骂名”的原因。
2021-08-2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B
20-21高二下·四川雅安·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古希腊城邦文明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体育思想的特点。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
代表人物体育思想的特点
苏格拉底健全的身体,强健的体魄,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终身体育。
柏拉图音乐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心灵主宰身体,体育美即心灵美。
亚里士多德身体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体育课人格教育

A.保障体育竞技胜利B.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C.提升城邦公民素养D.增强雅典军事实力
2021-07-14更新 | 23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冰雪运动- 从冰嬉盛典到冬奥盛会-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