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所有的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一一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这些特征归结起来,就是虚心、好奇多思、渴望学习、富有常识。希腊人时常以商人、士兵、殖民者和旅行者的身份到外去旅行:在旅行时,他们总是保持着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他们探究一些事物,将所有的问题都搬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查。柏拉图在《申》一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是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借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一一“…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还指出了自由论对社会的重要性。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希腊人能够自由地、富有想象力地思考有关人类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并在伟大的文学、哲学和艺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3-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人物观点
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你问一个人为何要由道德,他会回答:因为我信上帝,上帝是全知、全善、全能的
18世纪/康德理性是道德的基础;“理性为自己立法”;每个人都有理性,也因而都是道德主体,不能被当成手段或工具来利用

——据傅佩荣《理性为自己立法一康德)等
材料所示为欧洲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道德产生的基础所发表的观点(部分)。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时代与道德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3-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创造的文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思想层,归为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一并构成文化系统。但是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中西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历史长河中,孔子、王祯、黄宗羲、严复、陈独秀、普罗塔哥拉、苏格拉底、霍布斯、伏尔泰、赫胥黎、瓦特等文化名人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推动了科技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摘编自霍春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


请在以上历史文化名人中任选三位,从中外关联的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021-01-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分析哲学家柯亨论述了人性的三个事实:一是,人具有理性特征;二是,人在历史环境中的遭遇是匮乏的遭遇;三是,人类的智慧使其能够改善所处的外部环境。

——摘编自《柯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古代史、近代史所学知识,就材料中柯亨关于人性的三个事实,从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0-12-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普罗米修斯是人类的创造者,对人类的福祉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发明了数字和文字、船和帆;教会人类观察天象,用文字交流,驾驭牲口,采矿冶炼,农耕技艺,使人类生存得更舒服。更为重要的是,普罗米修斯冒着触犯天神的巨大危险为人类盗来了天火,使人类悄悄地踏进“文明的门槛”。

——摘编自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

材料二 普罗泰格拉说:“事物的好坏优劣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材料三 有位富人问苏格拉底:“我现在过得很富有、很幸福,求知干什么?”苏格拉底说:“所谓的幸福即至善,并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驱除心灵中的忧虑和致力于追求美德……而使一切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


材料为古代西方历史人物的言论及所为。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体现关联,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人本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仁”的提出,是对“人”的发现……仁的内容虽然丰富,但其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三点:克己、爱人、复礼。克己复礼是为了更好地去爱人,爱人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仁”的完美境界,这两方面互为表里,精神层面与行为礼数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材料二   苏格拉底的人本思想的核心在于“善”。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做的,不是去找出事物的本质,而是要发现那个把世界万物安排得如此合理,如此井然有序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善”。苏格拉底认为这个“善”就在人的心灵中。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你自己”,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孔子和苏格拉底人本思想之比较研究》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对新文化运动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其中“文艺复兴”说甚为流行。蔡元培“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可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一种参证”。但通过对“文艺复兴”说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又有人得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的结论。

——摘编自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7 . 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公民应具有“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具有智慧之德的人担任统治者,负责治理国家;具有勇敢之德的人担当卫国者;具有节制之德的人从事生产。智慧是最高的德性,节制是最低的德性,勇敢居中。这三种人各具其德、各守其责,国家就具备了正义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公民有修身、修政的道德责任。

欧洲中世纪,“君权神授”的国王享有世俗权利,臣民对国王是依附和从属关系。基督教神学的奠基者圣·奥古斯丁在四主德的基础上,提出爱上帝是一切美德之源。基督教还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爱一切人”,并通过一系列戒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将忏悔、祈祷、诵经等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18世纪,孟德斯鸠提出:品德“不是道德上的品德,也不是基督教上的品德,而是政治上的品德”,这种政治品德就是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这种爱是民主国家特有的,只有民主国家,政府才由每个公民负责。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学的唯一目标是使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公民的自由、平等与幸福。他强调人的本性是自由活动,坚信公民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将会增进社会的整体利益。

结合所学,解读“西方道德观念的发展变迁”。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5-14更新 | 27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5月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了一套《中外思想家传》,从中摘抄了涉及以下人物的部分内容:①孔子②苏格拉底③朱熹④黄宗羲⑤威廉·莎士比亚⑥卢梭


请从上述人物中至少选取三人构成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著名哲人雅斯贝尔斯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8-0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约在70岁左右,孔子终于回到了鲁国。三年后,73岁的孔子告别了这个世界。……在最后的三年时间里,“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述,孔子在这个时期的文化活动主要包括:

(1)整理古代的典籍:《诗》《礼》《乐》《书》《易》《春秋》;

(2)晚年孔子还在教育方面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史记》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那是公元前399年的春天,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原告……控告苏格拉底犯有两项罪行:一是渎神或慢神,二是蛊惑败坏青年。为了审理这个案件,雅典城邦依法组织了一个包括501人的审判官团队。……对苏格拉底做出了有罪判决。……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按照当时的惯例,苏格拉底原本可以免除一死。……这位70岁的老人没有做出其他选择,而是选择了死亡。

——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12-2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