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化到苏格拉底时发生了转向,即关注点由人的外在的感性对象转为内在性的灵魂。这一转向出现的背景是
A.城邦民主政治达至顶峰B.人的权威和尊严的确立
C.对人性本身研究的完成D.民众道德价值观的衰颓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教人们照顾自己的心灵“认识你自己”,通过心灵去倾听神之声,去接照善的目的行事。他认为“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智慧知识就是美德”,“美德即知识”。他引导人们认识灵魂中固有的善德。苏格拉底的“善”所包客的美德,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对真知的追求,具有理论认识的价值。柏拉图以其理念论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哲学,促成西方哲学的理性倾向,形成了知识型哲学,体现着科学主义精神。

——摘编自肖雪《试论“轴心时代”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哲学思想之比较》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只有“好的法律”才能维护自由。但法律只能惩处“公开的罪行”,对那些“隐蔽的罪行”却无能为力,对此,“制裁之道,唯有宗教”。他认为,“最好的政府必须尽可能保护每个人的这个天然礼物——自由”;他希望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他喻之为“椰子”)作为一个典范在全世界“试种”和推行。他认为,真正的平等是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每个公民“对自由、对财产所有权、对受法律保护享有平等权利”。

——摘编自卢少鹏《历史视野下的启蒙——论伏尔泰的自由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特点,并简析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2022-03-0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苏格拉底从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出发,来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为此,他提出的哲学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
C.万物是由水构成的D.道德即知识
2022-02-15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相传,有学者经常步行至雅典听苏格拉底讲学,并将“一阵辩论的旋风”带回其故乡,人们把从苏格拉底那里学来的语言技巧发展为辩论术,怀疑一切结论,由此催生的怀疑论在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园流行了一个多世纪。这反映了
A.雅典哲学的传承与创新B.古希腊辩论活动的流行
C.苏格拉底对教育的贡献D.柏拉图政治观的空想性
2021-12-2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让这群没有执政能力的公民参政议政,那无疑是城邦的悲剧。他说“享有最高名誉的人几乎全都有严重缺陷,而那些被认为是次于他们的人,却在注重实用的方面显得胜利、愉快”。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反对公民参与社会活动B.政治思想带有明显缺陷
C.主张公民全体参与选举D.肯定了理性观念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希腊早期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研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他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等,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这说明苏格拉底意在
A.开创一门新的哲学研究领域B.重塑社会道德以挽救城邦危机
C.强调理性从而反对智者学派D.把人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虔诚”“节制”“勇敢”和“智慧”都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而已”,一切德性的本质与智慧的本质是相等同的。由此可见,苏格拉底
A.注重塑造人的道德和理性B.科学指出人类道德伦理的本质属性
C.直接将矛头指向宗教神学D.为维护直接民主制提供了理论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说明苏格拉底
A.批判古希腊民主缺乏理论B.推崇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
C.主张以道德捍卫城邦制度D.反对雅典受到神学笼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与其主要活动地及名言名句对应准确的有
①塞内卡——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②西塞罗——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③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④芝诺——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
A.①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1-11-25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古希腊先哲们将研究重点由自然转向人类社会,苏格拉底要求人们发挥理性思维,追求关于某种美德的相关知识,以实现对好的、善的生活的追求。这种理念可使理性的人控制自身的欲望,从而达到自我身心的和谐状态。只有懂得运用自己理性的人才能不去做与道德相违背的事情,选择通向善的道路。

——摘编自谷雨《苏格拉底“节制”思想研究》

材料二   “节制”是荀子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荀子的节制主张内涵丰富,包括限制怒、骄、惧、忧等情感,规约名利、声色等欲望,禁止争斗、巧辩等行为。作为礼乐制度下道德维度的规训,他的理念呈现出包容与和谐性,具有圆融的审美倾向。在荀子看来,节制是诸多关系的调节器,只要通过教化和引导人管理好自我的欲望,就可以实现物欲平衡。

——摘编自姜红《荀子节制思想之探析》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格拉底“节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节制思想的特点,并分析二人的节制思想共同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