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
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
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位古希腊哲人“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由此可见,这位哲人
A.试图矫正日益沦丧的道德B.拥护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
C.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D.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4 . 有学者引用古希腊先哲的名言,提出“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这说明该学者
A.赞同普罗泰格拉的主张B.借鉴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C.反对彼特拉克哲学论述D.汲取了薄伽丘思想精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希腊古典初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万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比例关系与美是互通的。古典全盛期的苏格拉底对比例的看法却不是基于事物固有的尺寸大小,面是着眼于事物与人的目的是否相符,符合则是美的。美学现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A.否定神的权威B.人文精神的觉醒C.出现学术争鸣D.自然科学的衰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021-01-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欧绪弗洛要去法庭告发老父杀了雇工,苏格拉底大为吃惊并讽刺地说:“天哪,欧绪弗洛!……我想,任何普通人都不会认为控告自己的父亲是对的,只有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想。”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以理性为判断标准B.对法庭公正性的质疑
C.对伦理道德的重视D.重视维护雇工的利益
2020-12-3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河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继承尚周“明德镇罚”思想以及春秋德治思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为政以德。在孔子的德治模式中,为政者作为德治的主体,其政治修养在国家政治系统中占有绝对重要作用。孟子遵循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没有完全否认法治的作用,只是强调德治才是治本之举。正因如此,儒家主张教而后刑,强调对臣民道德教化的作用,视“明德慎罚”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措施。历代儒家的德治思想,都把统治者的道德自觉和修身作为实行仁政德治的前提,利用统治权威将道德伦理入法实行儒家伦理法治化。

——摘编自陈立滢《中西古代德治思想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苏格拉底突出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柏拉图认为,为了要达到善,必须有知识。只有掌握了智的人才能够有智慧的治理好国家。法律的目的在于追寻美德,培育有德性的公民。亚里士多德为了达到政治的至善,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一个城邦治理应该以公正的法律为准绳。教育不仅要着眼于必需的和有用的知识,还要着眼于培养公民的美德。公民能否实际地成为守法的公民,主要是看公民是否县有相应的美德。道德之治成为国家治理的目的和理想,而法治则是达到这一目的和理想的必要手段。

——摘编自陈立滢《中西古代德治思想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西古代德治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中西古代德治思想的异同。
9 . 西塞罗指出: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恶的问题。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动了人文主义产生B.规范了民众道德伦理
C.拓展了哲学研究范围D.挽救了城邦政治危机
2020-12-1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人有责任追求人格的完善,举止光明磊落,并为建设一个公正的社会而努力工作。苏格拉的这一主张
A.强调了人的理性和价值B.批判了宗教神学的危害
C.完善了雅典的民主制度D.捍卫了思想自由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