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思想文化具有传承性。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性主义思想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早期的理性思想是作为一种哲学上的认识论而存在的,旨在指明一种研究世界和规律的方法,以及应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人类自身。

——摘编自杨哲《论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思想》

材料二   牛顿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动物、人类甚至国家也不过是一部机器,它们都可以用力学原理加以解释……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为人们所发现。

——摘编自姜守明等《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乃是相互交叠而联系紧密的三代人的共同成就。第一代人以孟德斯鸠和长寿的伏尔泰为领袖……在1750年以前完成了大部分成果。第二代人在18世纪中期进入成熟阶段;富兰克林、卢梭、狄德罗……把反教权主义和科学思想融合成一套现代世界观。杰斐逊、康德……属于第三代,他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包括科学的神话研究、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政治经济学、司法改革乃至实际的政治斗争……新人接踵而来,论战持续不断,于是,批判变得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影响越来越深远。

——摘编自【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


(1)指出古希腊哲学家中,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是哪位。
(2)结合所学,指出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时间和背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科学革命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作者所说的启蒙运动“第三代”代表人物,并写出其各自的思想主张。
2022-09-2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一)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世界是富裕而复杂的世界。哲学家则解决他们直面的老问题,他们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及其困惑,为近代哲学思想开山奠基。典型者如亚里士多德虽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公元前2世纪30年代,罗马贵族彻底吸收了希腊化的希腊文化,并创造了具有自我风格的希腊化文化。他们和在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人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影响至今。

——摘编自【美】莫里斯等《希腊人一历史、文化和社会》


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并不彻底”,结合所学,加以阐述。
2022-05-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8 蒙昧中的觉醒(雅典卫城;亚里士多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在民主制下,政事的裁断不取决于法律,而是取决于群众,这种平民政体“包含着专制君主的性质”……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民主是一个坏东西……

——王绍光《民主四讲》

材料二国际关系民主化概念在国际社会中首次出现于1970年的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发表的《卢萨卡宣言》。……考察国际社会现状,尽管目前国际社会主要力量中心的实力对比仍不平衡,但这种差距正在缩小……这成为了当代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源。

——摘编自欧阳丽《当代国际关系民主化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民主是一个坏东西”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希腊民主的改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结盟运动诞生的标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的积极意义。
2021-03-2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中期的希腊世界是富裕而复杂的世界。哲学家则解决他们直面的老问题,他们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及其困惑,为近代哲学思想开山奠基。典型者如亚里士多德虽接近了唯物主义,但其唯物论并不彻底。....公元前2世纪30年代,罗马贵族彻底吸收了希腊化的希腊文化,并创造了具有自我风格的希腊化文化。他们和在7世纪及其后的阿拉伯人将希腊遗产传诸后世,影响至今。
                                                                                            ——-摘编自[美]莫里斯等《希腊人一 历史、文化和社会》
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的“唯物论并不彻底”,结合所学,加以阐述。
2022-05-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28 蒙昧中的觉醒(雅典卫城;亚里士多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技在文明进程中起着独一无二的推动作用,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获得叠加性进步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对他那个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哲学体系……后来,欧洲的基督教社会从阿拉伯人手中重新得到了他的著作,并将其译成拉丁文,他的学说中那种严密的逻辑、那种压倒一切的解释力,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从此,他的观点具有了权威性,并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成了教条。到后来,甚至他的最不正确的说法,人们也很乐意接受。

——摘编自江晓原主编《科学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逐渐被推崇到了神圣的地位”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已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但有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请写出该工具科学的名称及其主要理论。

材料二   从牛顿开始的200多年间,最先进、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机械方法论了。今天我们谈起机械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那是过时的、僵化的思想,但是在启蒙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牛顿等科学家告诉世人:世界万物是运动的,那些运动遵循着特定的规律,而那些规律又是可以被发现的。只要利用那些定律和定理,就能制造出想要的机械,合成想得到的光,并且了解未来。在牛顿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日月星辰为什么会升起,天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这些在今天看似无须解释的现象,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都是谜。人类只能把一切现象的根源归结为上帝。直到牛顿等人出现,人类才开始摆脱这种在大自然面前的被动状态。从此,人类开始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切的已知和未知。

——摘编自吴军著《全球科技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机械论在启蒙时代“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原因。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发明家们在利用机械论解决动力装置和交通运输方面的难题时,取得了怎样的成功范例?

材料三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的时空观,把牛顿力学中的物体运动作为物质低速运动的特例,提出了更为广阔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不仅使物理学,而且使整个科学界、思想界发生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摘自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狭义相对论创立的意义。同一年,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哪一假说解决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
6 . 儿童作为传统史学的边缘“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的社会和家庭里,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生杀予夺之权悉操于父亲之手。柏拉图认识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的意义,亚里士多德针对弃婴的习俗,要求制定法规,禁止放弃婴儿(但畸形或残疾者例外),他认为“七岁以下儿童应受家庭教育”。

——摘自学佳等《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   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意愿。我们宁愿认为,这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地位的表现。从罗马程式的世界到13世纪末,儿童没有自身的特点,只是身材缩小的承认。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17世纪以后,现代家庭观念在欧洲出现,孩子被看做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父母亲自抚育孩子并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18世纪,卢梭在“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其教育学著作《爱弥儿》打开了科学研究儿童的大门。

——摘编自(法)科利普·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现代媒介化社会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儿童作为重要的社会构成,必然身处同样的文化语境,童年—儿童的生活亦是在其中展开的,因此现代社会经由传媒提供给儿童的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即儿童文化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方式必定暗示了童年生活的各种症候。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或更深刻持久。

——引自网春鸣《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人对儿童的认识,并结合所学说明希腊儿童是如何被培养成合格的城邦公民。
(2)阅读材料二,说明15世纪以后“儿童逐渐被发现”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性的大众传媒”具体有哪些形式,并简析其对儿童的影响。
2020-10-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中学、效实中学、绍兴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探究历史人物,可以从他的出身、经历、成就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将其置于历史长河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大约是公元前384年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承袭了马其顿王的御医的职位。亚里士多德大约是十八岁的时候来到雅典做柏拉图的学生:他在学园里一直居留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公元前348-347年柏拉图逝世为止。

一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代表作中道出了希腊成为哲学和科学发源地的原因。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惊异”,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第二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第三是“自由”,哲学知识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一一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整理

材料三阅读亚里士多德,有必要从两方面来研究他:即参考他的前人和参考他的后人。就前一方面说,他的优点极其巨大:就后一方面说,缺点也巨大。他死之后的漫长时期,他的权威性差不多始终是和基督教教会的权威性一样地不容置疑,而且它在科学方面是对于进步的一个障碍。自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来,几乎每种认真的知识进步都必定是从攻击某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而开始的。

一一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l)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亚里士多德博学的原因。从“博学’’的角度,一句话概括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写出“哲学代表作”及为希腊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提供“闲暇”和“自由”条件的制度保障。概括指出古希腊城邦文化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以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点为例,结合近代科学的相关史实论证加着重号文句的观点。
2020-09-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8 . 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上犹如暗夜明星,人类智慧之花因为有了他们而格外美丽绚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人正确的欲望和情感以获得恰当的美德,从而获得正确的幸福观,具有实践智慧和政治才能。当然,教育还有第三个更加重要的作用,对应于人灵魂中的高级部分﹣﹣理智,目的在于培养卓越之人……亚里士多德明确论证,教育应该是公共的,而非私人的。一个城邦和其他种类的群体的真正区别在于,只有城邦能培养其公民的美德。

﹣﹣朱琦《古希腊的教化﹣﹣从荷马到亚里士多德》


(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他为践行自己教育理念而创办的学园的名称。

材料二: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2)指出牛顿构建“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的巨著,并用一句话概括牛顿在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材料三:“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牛顿


(3)依据材料三,概括牛顿和亚里士多德共同的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科学研究方法上的具体贡献。
2020-07-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