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A.理性主义的产生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D.浪漫主义的发展
2021-06-09更新 | 6021次组卷 | 49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伊拉斯谟在1511年出版的著作中,批评了老派语法教师执着于传授枯燥的拉丁文语法乃至用桦条抽打学生的教育方法,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先上一堂简短的语法课后,就带学生接触原文,把原文像谚语一样刻在戒指或杯子上,用原文编笑话,让原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而逐渐理解“他读到的每一件事实和每一种思想的意义和力量”。这一主张(     
A.推动了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B.符合了人文主义者的教育理念
C.拉开了西欧宗教改革的序幕D.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性追求
2024-02-26更新 | 331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3 . 1509年,著名画家达·芬奇与数学家帕乔利合作的算数和代数学著作《神圣的比例》面世。书中达·芬奇以高超的制图技艺为艰涩的数学表达搭配上精准的数学图解插图,最终该书受到知识精英阶层的普遍欢迎。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成为独立学科B.人文主义精神广泛传播
C.知识传播路径日趋多元D.知识精英追求科学理性
2022-12-14更新 | 798次组卷 | 9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1533年德国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创作的绘画作品,画中人物是法国驻英国大使丁工特维尔和他的朋友法国拉沃尔地区主教塞尔维,两人身后的架子上摆放着天体仪、地球仪、数学书、新教赞美诗等物品。这一作品反映出
A.新教思想得到了欧洲各国的普遍支持B.西欧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C.浪漫主义绘画追求对生活细节的描绘D.启蒙运动促进了科技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2021-04-29更新 | 863次组卷 | 19卷引用: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描绘的圣母仿佛现世生活中的母亲,端庄而慈爱;达·芬奇在《圣母、圣婴与圣安妮》中,塑造的圣母更像一位普通的民妇。这些作品旨在
A.倡导民众节制私欲B.呼吁人与神同形同性
C.批判天主教会虚伪D.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
7 . 法国文学巨匠拉伯雷(1494-1553)在其代表作《巨人传》中设计了“德廉美修道院”,“做你想做的事”是修道院的唯一院规,院内的女修士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搭配衣服,“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这一作品(     
A.受到“因信称义”思想的影响B.反映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
C.积极倡导理性至上的社会观念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权威
8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下列对“礼崩乐坏的时代”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出现道德滑坡
B.文艺复兴推翻基督教神权统治,尚未建立新文化体系
C.资产阶级革命试图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引发混乱
D.浪漫主义使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
9 . 人文主义者虽然强烈批判教会,但他们仍然与教会和教皇保持密切关系,其作品没有完全超越宗教的范畴,并且大多数是为教会服务的,在行动中仍然遵守教会的规定,希望把自己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这可以用来论证
A.时代特征对文化发展的决定作用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虚伪D.古希腊罗马文化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10 .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曾经画了很多宗教画,但丁、彼特拉克等文艺复兴巨人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拉斐尔的名作《圣母玛利亚》仍是宗教题材作品,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A.作品的艺术水平高超B.弘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C.表达深刻的理性主义D.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