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图中标注的地点与发生的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莎士比亚在①创作《哈姆雷特》B.达•芬奇在②创作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C.但丁在④创作了《神曲》D.彼得拉克在③创作了《歌集》
2022-07-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薄伽丘的第一部传奇《菲洛柯洛》,描写两个宗教信仰不同的青年男女,冲破教会的层层阻挠,终于获得相爱权利的故事。薄伽丘的《菲洛柯洛》
A.改变了世俗的婚姻观念B.歌颂了英雄的精神
C.导致了民主革命的爆发D.肯定了人性的力量
2021-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郡主之恋”是《十日谈》中的经典故事。郡主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 如雷,将仆人关人地牢,她却愤然驳斥:“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这一故事说明了
A.欧洲社会普遍实行着神权政治B.女性在当时完全没有应有的权益
C.作者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赞赏D.作者由此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2020-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图中的人物都没有圣光却只有自然光,所有人物的姿态都与常人无异,画面突出表现了耶稣及其十二门徒的瞬间反应,达·芬奇如此创作意在
A.揭示人性的善与恶B.体现古典美术的风格
C.在现历史真实场景D.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2020-04-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每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时代的主要特征。

材料一 至(元)中叶以后,则剧家悉为杭州人。……盖杂剧之跟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1) 根据材料解析, 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之地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莎士比亚一生撰写了39部悲剧、喜剧、历史剧。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刻反映了爱与恨、情与义等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哈姆雷特》是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品中男主人公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2)结合所学指出,莎士比亚作品中对人热情讴歌在思想方面的原因。
2020-02-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16世纪 中外戏剧名著荟萃

作者汤显祖莎士比亚




简 介
《牡丹亭》塑造一个女性形象—杜丽娘,她出生名门,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她如同笼中的鸟,强烈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的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她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哈姆雷特》塑造的悲剧形象——哈姆雷特,其名言是:“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风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两部戏剧作品的创作各建立在东、西方怎样的社会现实基础上?这两部戏剧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精神追求?
2020-02-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两本中外历史名著,都艺术地再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的社会风貌。这表明
A.文学艺术反映社会生活B.中外价值取向趋同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8 . 历史学界普遍把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彼特拉克视为“人文主义之父”。有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关彼特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下述哪两件事可作为“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这个论题的说明(甲)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乙)他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丙)其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丁)他曾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9 .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对现实生活持悲观态度
B.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C.未对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D.披着宗教外衣反神学禁锢
2019-05-25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10 . 14世纪时,意大利的新锐作家多以“教会活动”和“教士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到了16世纪,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地从“市民纠纷”“市场交易”等场景展开叙事。该变化反映了
A.意大利作家不想摆脱神学禁锢
B.人文主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D.人文主义推动人们的物质追求
2019-05-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