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天赋人权
D.人民革命权利
2019-04-21更新 | 856次组卷 | 10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错题检测二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伏尔泰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他认为像牛顿这样“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人物……他认识宇宙而不是歪曲宇宙。’’这反映了伏尔泰
A.崇尚理性的时代精神B.意在批判神学蒙昧主义
C.强调科学的重要价值D.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素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曾经亲历过法国大革命的邦雅曼·贡斯当指出:“卢梭的错误在于误以为自由的关键在于人民掌权,而忽视了(     )具有侵犯个人自由的危险性。”你认为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A.社会契约论B.天赋人权
C.三权分立D.人民主权
20-21高三下·山东临沂·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将中华帝国引作专制政体的反面教材,说“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凶暴”;而伏尔泰则认为中国是推行“开明君主制”的成功典范。这表明二人
A.对教会的态度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政治主张存在差异D.反封建思想具有局限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现代国家观念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进入中世纪后,国家沦为上帝意志的体现……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即把国家视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萌芽。马基雅维利将国家利益看作是政府行为合法性的源泉;君主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惜任何手段;手段要为目的服务,目的可以说明手段正当,国家可以依据“国家理由”行事。

——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国家是人们自愿契约的结果,社会先于国家,高于国家,国家受社会的制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洛克和卢梭等人通过对自然状态的假说,主张凭天赋人权,经过订立契约而结成“市民社会”,从而赋予了社会前于或外于国家的身份或生命。这就意味着在自由主义思想家那里已经隐含了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某种认识,从而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市民社会理论架构。

——王建生《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流变》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国家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相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启蒙思想家的国家观有什么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之相关的思想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些主要因素推动了现代国家内涵不断丰富?
20-21高二上·广东佛山·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伏尔泰认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卢梭认为:“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这表明两者都
A.主张开明君主体制B.倡导反抗君主专制统治
C.重视社会公共道德D.强调权力分配与制衡
2022-06-08更新 | 175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
2016-11-18更新 | 842次组卷 | 4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2016-12-12更新 | 803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