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18世纪中期,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理论,伏尔泰却称其理论是“鼓励盗窃、抢劫的穷光蛋哲学”。二者分歧的实质是(     
A.是否反封建B.私有制的存废
C.社会改造方案的差异D.阶级属性的对立
2023-02-10更新 | 870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2 . 启蒙运动:政治主张
①孟德斯鸠:强调____________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____制。
③卢梭:主张________制。
④亚当·斯密:英国的亚当·斯密被尊为“____”,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____
⑤康德:德国哲学家康德是启蒙运动的____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____判断,主张民主、____、平等。
2023-01-0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判断题 | 较易(0.85) |
3 . 启蒙思想家们都反对君主制
2022-08-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4 . 启蒙运动与中国

材料1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中国明清进步思想与西方相比的缺陷。

材料2   “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过基督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伏尔泰《哲学辞典》《礼俗论》


(2)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伏尔泰崇拜孔子的原因。
2022-08-2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37次组卷 | 46卷引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要保障人的平等B.人民主权不可让渡
C.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D.天赋人权不可剥夺
2022-02-21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伏尔泰曾经因为对培根、洛克、牛顿等人学说与思想的宣传,而被国内一些批评者嘲讽为“崇英狂”。对此,伏尔泰愤然回应道,成百上千的人在大声疾呼,斥责崇英狂,倘若这些演说者想把像英国人那样研究.观察和思考的愿望说成一种犯罪,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反映出法国当时
A.宗教束缚阻碍了近代科学形成B.理性主义尚未成为社会共识
C.已经是近代欧洲启蒙运动中心D.自然科学传播危及封建统治
9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9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洛克认为国家只是一个“守夜人”,其产生只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政府合法性来自于自由、理性的人们的同意,一切政府的权力都是有限的。洛克在其代表作《政府论》(1687年出版)中,论证了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都属于自然权利范畴,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并认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根本的。洛克主张全社会应该任由人的利己之心去主导行动,如此无为而治,就能达成全体成员的利益最大化。

——摘编自王帆《从卢梭到马克思: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亚当·斯密《国富论》即是洛克自由主义思想在经济倾城的体现英国宪政设立限权的政府以保障人民权利,以及美国个人主义的立国原则都是洛克自由主义思想的体现。他的思想在关于人性的自我完善与弘扬自强自律精神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经过西方近代以来200多年的实践之后,已盛极而衰,体现出明显的失败之兆。

——摘编自王帜《从卢梭到马克思:近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