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因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摘自周一良、吴于库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四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一场著名的运动,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造物、救赎、人的堕落和基督赋予信徒神性的允诺,这些实质性的论点已简单地构成了所谓人的文艺复兴哲学的基础。在谈宗教信条——无论哪一种信条时,人显然是处于整个画面的中心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按上帝预想模式建立的,是神创的,而且“目前的世界是最完满的世界”,而不是罪恶的场所,因此,“人应该把精力投注于尘世事务”。人文主义宗教观作为早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还不能彻底斩断与旧神学体系的联系,存在许多思想矛盾。

——摘编自陈志强《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宗教观的性质》

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对于一个成分复杂、人数较多的社会来说,“在道德方面,显而易见,承认有一位上帝比不承认好得多。有一位神明来惩罚人世法律所不能制裁的罪恶倒也的确是有益于人群的事”。他又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就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同时,他也强调,如果宗教堕落为一种野蛮的迷信,则反倒不如坚持无神论。

——摘编自赵满海《论伏尔泰宗教思想的形成及中国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宗教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宗教观,并指出其中渗透的人文精神。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宗教观演进的积极影响。
2021-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图片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1)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欧洲思想史上的三次运动,请写出它们各自的名称,并指出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三所反映的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建立民主政治,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运动?请列举这些运动的名称。
2020-10-1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不仅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一家之法”,而且在批判的基础上描绘了一副“天下之法”的“法治”新蓝图。这一新蓝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立法必须体现“天下人”的利益,为天下人兴利除害,也就是要立“天下之法”以代替君主“一家之法”。这里他提出的一些具体主张反映了工商阶层(潜在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比如主张“工商皆本”等。以保障“万民”的平等权利。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再次,在如何实现上述目的方面,黄宗羲还设计了几项重要的制度性方案:一是提出了“学校议政”,让学校成为“公其是非”的议政机关,并享有最高决策权;二是提出“君臣共治分权”,包括置宰相,并提高相权使宰相手握重权的自主权和自治权。最后,黄宗羲还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观点。

——摘编自蔡如堂《西方古典自然法学与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移的一条经验”。鉴于此,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并将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机关。他认为,只有各种权力间彼此能够相制衡的体制才有可能会创造一个无私的政体。在他看来,立法权属于议会,因为它代表着国家的一般意志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行政权执行国家的意志由君主或国王行使。因为行政部门需要行动迅速,所以应由一个人管理。司法权由法院行使。法院由人民阶层中选出的人员组成。孟德斯鸠强调“其中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如果三种权力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那一切便都完了。”

——摘编自温晓《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归纳黄宗羲的“法治”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孟德斯鸠思想核心的共同之处。分析孟德斯鸠思想成功付诸实施和黄宗羲思想影响有限的原因。
2020-10-01更新 | 341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里对文艺复兴时代“巨人”的论述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他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你列举出四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3)文艺复兴的核心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4)列举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及主要学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1-04-20更新 | 309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社会世俗生活的发达造就了广泛和多样化的艺术需求使艺术品无论数量和种类都远远超过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赞助的时代几乎所有艺术品都是订制的。艺术家与赞助人的委托订制合同表明赞助人并非单纯的出资者不只关心价格、人手、完成时间等问题也非常关注艺术品的风格、题村、内容、布局等。当时工艺与美术的分离闻所未闻艺术家都是在手工艺作坊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自幼就进入作坊跟随某个师傅从跑腿打杂到学徒、助手逐渐掌从事艺术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艺。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艺木家通常能应付多种不同的艺术需求既能绘画也能从雕塑和建筑由此造就了众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摘编自刘君《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何以能繁荣发展》

材料二值得关注的是伏尔泰的很多思想与儒家确实体现出一致性。比如伏尔泰说“试把全世界的儿童集合起来你只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纯洁、温良和胆怯……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这种天赋人性本善的思想则完全与孟子对人性本善论述方式相同。伏尔泰还把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为“人类的法典”。果然在法国《1793年宪法》的人权宣言中在阐释自由时就把此奉为道德上的唯一原则。

——摘自叶匡政《儒家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思想主张与儒家思想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这一做法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出现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要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要在批判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绪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启蒙思想家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

——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伏尔泰的思想,渗透着一个理想——自由。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法律的保护,他所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窃取,那么,个体自由便荡然无存。在无政府状态下,社会陷入混乱,法律任由暴力与阴谋践踏,公民的自由就像无根的浮萍,而国家要强大必须“使最高权力巩固强化,无人非议”。“最高权力”就是王权。同时,为实现自由,还要依靠宗教对那些“隐蔽的罪行”进行制裁。伏尔泰认为,当身份、地位、财富、职业的不同人平等地服从法律,每个人的自由也就得到了保障。伏尔泰的自由观,不仅成为法国民众与现实的不自由进行斗争的精神,还为后人思考自由提供了典范。

——卢少鹏《论伏尔泰的自由观》

材料三   卢梭认为,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享有主权,同时也必须服从主权。如果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三,概括伏尔泰和卢梭的基本思想。
2020-01-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经典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思想解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他的作品(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诗人、艺术家、高利贷者、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和贩夫走卒等不同身份、阶级和职业的人。

——摘编自吴泽义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孟德斯鸠的主张。
(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