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他主张   (       )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分权制衡D.社会契约
2 . 雨果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讲说:“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地嘘叫和仇恨。”出现不同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
A.伏尔泰的主张自相矛盾B.双方根本利益的区别
C.双方看问题的标准不同D.双方所处的时代不同
2020-04-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内容,思想变革启导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学术思想史上黄金时代的原因。

材料二   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


(2)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两种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特点。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2020-02-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塘沽一中、汉沽一中、大港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性研究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批利以上帝为中心的宗教神权统治,把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对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使古典文化中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得以重放光芒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的塑造》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材料三   1762年卢梭录重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出版,它描述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其中开头写道“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个人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而社会的契约正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人民是制订契约的主体,国家是因订立契约而产生,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也不能转让,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

——摘编自《卢梭》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扼要分析这种思想主张出现的时代背景。
(4)综上,指出其共同的核心是什么?
5 . 伏尔泰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可能不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富人阶级,另一个是贫困阶级。”他在《哲学词典》中对“平等”作了如下解释:“除非有无限数量的人一无所有,人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据此推知伏尔泰
A.否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迎合资产阶级上层心理
C.对平等内涵缺乏理性思考
D.思想观念由激进变为保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启蒙学者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们从“理性”“天赋人权”出发,对未来新国家进行设想,其中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是
A.自然神论理性崇拜
B.三权分立相互监督
C.自然赋予人类权利
D.人性解放思想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
B.加大东西方文化交流
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
D.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
2019-01-30更新 | 157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天津新四区示范校高二上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2)据材料二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2019-01-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