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材料一   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独立宣言》

材料二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在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个人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确授予的权力。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所有公民……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的差别外,没有其他差别。

——摘编自《人权宣言》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提炼二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材料三   这几件事情综合在一起,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人的精神在解放,眼界在拓展;人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自身的认识,都在发生与中世纪不同的根本性变化。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结合14-18世纪的世界历史,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说明。
2 . 全球联系不断加强



地图说明
左图:15世纪重新修复的托勒密世界地图,现存于那不勒斯国家图书馆。
右图:巴蒂斯塔·阿格尼斯(1514‒1564年)工作坊制作的世界地图,此图绘制出了当时人们所知的大陆以及著名航线,现存于亨廷顿图书馆。
(1)以上材料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右边地图可用于研究近代哪一重大史事?对比两幅不同时期绘制的世界地图,谈谈你对这一史事的认识。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描述启蒙思想传播的大致路线,并简述其世界意义。

18世纪60年代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其中又以棉织品为大宗。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增长最快。这些原料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19世纪中期后,工业制成品、原料、食品等大宗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工业国已经不再是英国一个国家,还包括欧洲和北美各国,还有亚洲的日本。而原料的供应地也不再是少数殖民地,而是世界所有落后的地区。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4)依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末世界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021-05-01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3 . 人文主义

材料一   1415世纪的意大利比较分散,一些城邦商业发达得比较早,比如说像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等,商业欣欣向荣,每个城邦都有它自己独自管理的方式,思想比较自由……所以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东西应该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当然可以在希腊文化中找到根子。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历史学家观察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现代西方、现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这些地区,恰恰都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两幅地图,一幅图标示出1617世纪,工商业最兴旺发达,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最快的这些区域;然后再绘一幅地图,标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了比较高的比例的地方,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

——彭刚《西方思想史导论》

材料三   17世纪是一个“科学思维”时代,到18世纪有了“产业革命”。那个时代人的自我感觉最好,在科学上,牛顿定律探索宇宙运行规律,人以为能够掌握宇宙;在社会上,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满了信心;在观念上,法国大革命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思想,逐渐被世人推崇。

——摘编自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1)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2)试从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其演变过程进行解析。
2021-01-28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据此可知,他们的共性是
A.追求自由民主,崇尚法治B.崇拜功利,强调道德教化
C.抨击天主宗教,反对神权D.尊重人性,关注人类自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狂飙突进运动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在德国却正聚集起一股新的反叛力量。它反对启蒙运动过分强调理性的倾向,认为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理性化规则是法国文化霸权的体现。这一思想在当时
A.意在彻底否定启蒙运动B.瓦解了理性主义原则
C.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D.摈弃了人文主义思想
2020-09-13更新 | 7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北京卷)
6 . 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一一李静、萧红忍《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以秦汉为例,说明百家争鸣中的思想对统治者治国理政的影响。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拉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一一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一一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遮适用性的法则.

   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指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主要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法则对法国和世界各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过去遗留的问题”主要是指哪些问题?试从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三个方面概括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对20世纪末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0-08-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5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18~19 世纪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指出:“如同在宇宙各个领域一样,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永恒的规律。例如供求规律、收益递减规律等。国家的功能应当减少到能够维持公共安全的最低限度上。”政府应该“维护秩序,保护财产,但决不可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与上述主张的提出相关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活动的兴起②启蒙运动中主张的理性原则
③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时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康德在1784年写道:“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
A.康德认为新的偏见会取代旧的偏见
B.康德反对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
C.康德主张用理性作为武器实行社会变革
D.康德否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现实意义
9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789年8月法国《人权宣言》颁布欧洲掀起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洲摆脱了美国和苏联的控制
C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发表非洲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D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签署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得到加强

A.A
B.B
C.C
D.D
10 . 下表是某一事件在不同领域的主要口号,该事件的意义在于
领域主要口号
经济领域自由放任
宗教领域砸烂可耻的东西
政治领域自然法则
A.推动世界市场形成B.挑战教皇权威C.宣扬海外殖民扩张D.促进思想解放
2018-06-04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