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的扩展、影响与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每一社会历史事件都不是彼此分离、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的社会总体之中,如果把某一历史事件抽象处来,孤立加以考察,那么就无法领悟其真实含义。

——摘编自都本伟《思哲论史   哲史卷》

知识板块相关史实
中国古代史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百家争鸣、变法运动、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推恩令、盐铁官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朝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四大名著
中国近代史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世界史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部分作品信息表

组别作者国家作品完成时间提示信息
第一组霍布斯英国《利维坦》1651推理、权利、自由
第二组洛克英国《人类理解论》1690天赋,真理、判断
第三组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1733议会、无限、引力
第四组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1748政体、气候.整体
第五组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1762公约、大脑、财产
第六组狄德罗法国主编《百科全书》1772冶金、假说、观察
第七组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1781类推、反省、空间

——摘编自《历史大回顾之欧洲启蒙运动》等


以“理性主义”为主题,参考如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长达千年的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丰富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中国某些有识之士主张向日本学习,“科学”一词也于1897年前后由日本传入中国。戊戌变法前后,严复在他早年所译《国计学》残稿的按语中说:“故即使治此学者……不可谓人事为无因果,抑科学之无此门也。”其后他又在《原富》翻译稿中多次使用“科学”一词。1901年钟观光、林涤庵等人在上海创办“科学仪器馆”,并开始出版《科学丛书》。1902年,“科学”一词已为部分报纸、书籍所使用。1903年,章太炎、鲁迅(周树人)等人均已使用“科学”一词。1904年,湖北张难先等人用“科学”掩护组建(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1907年,由留学日本的学生组织的科学研究会出版了《科学一斑》。1915年,留美学生组织的科学社出版了《科学》杂志(月刊),这个刊物在中国的影响较大,为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杨文衡《“科学”一词的来历》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学”一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流传的概况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近代西方思想启蒙的不同路径,并分析路径不同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目录

第三部分

理性的时代

普鲁士王位上的哲人

到美洲去!

自由、平等、博爱

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

工业革命

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答案

美洲属于美洲人

用德意志的品质让世界健康

二十世纪的“灾难之母”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书籍比较昂贵,报纸不单期零售,普通大众难以承受。因此,这一时期的法国民众往往在大众阅读场所阅读书籍和报刊。阅读室、小酒馆和图书馆成为重要的大众阅读场所。

七月王朝时期,仅在巴黎就有超过500家获得了官方许可的阅读室。它们向读者提供书籍和报刊,供其现场阅览或外借。阅读室借阅最多的书籍是小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都是读者争相阅读的书籍。法国男性工人下班后重要的社交方式就是前往小酒馆。工人们饮酒之余,还浏览报纸,或是听人朗读报纸上的新闻。工人们从中接受了政治宣传和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参加罢工、社会运动甚至革命。建立大众图书馆运动在路易:波拿巴统治时期进展迅速,法国社会精英也参与甚至主导了一些大众图书馆的建立。1902年时,法国已有300家大众图书馆。

——摘编自顾杭《19世纪法国的大众阅读场所》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大众阅读场所发展的原因。
(2)结合近代思想史相关知识,编写一幕发生在当时法国大众阅读场所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写出对话主题、对话地点、对话内容。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021-02-0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社会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马克思把社会的要素比喻为“器官”,以说明要素对总体的从属性,因为机体固然是由器官构成的,但器官离开机体,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和应有的功能。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也写道:“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个民族是它的‘器官’”.

——摘编自罗文东《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方法和原则》


围绕材料,结合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⑴阅读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⑵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论述条理清楚。)
2019-12-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名士,被阉党迫害致死。早年从事反对阉党的斗争,清军入关后从事抗清斗争。眼看复国无望,遂潜心著述,写出了《明夷待访录》,系统阐述了其社会政治思想。书中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猛烈抨击,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之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在他看来,应当革去像桀纣那样“独夫”的“君”得到像汤武那样受百姓爱戴而尊为“父”、“天”的“君”。君与臣应该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共同负担人民公共利害的“分工关系”。他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发展到极限,并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赵毅《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卢梭(1712-1778),出身于手工业家庭,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他同情民众疾苦,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位。他认为“专制制度之统治臣民并不是要为了他们的幸福,而是要使他们贫愁困苦以便统治他们。”在卢梭看来,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自己来代表,人民不需要找一个主权统治者。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黄宗羲、卢梭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卢梭主张的相同之处,有何主要差异。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
2019-04-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伸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 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18 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家重建信仰的权威的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发展在社会政治领域表现出哪些理论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